...腹,心下板硬疼痛。薛生白《湿热病篇》云:“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口渴不思饮。”若结于心下,按之痛者,名小结胸。治当清热利湿,通结下气,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胜湿,寒胜热”,“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乃太阳篇一百零三节,服小柴胡汤后,竟有发热汗出之文,读《伤寒论》者,恒至此而生疑,注疏家亦未见有详申其义者,今试录其原文细研究之。《伤寒论》原文∶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服小柴胡汤,以引...
...衷中参西录》上册▼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衷中参西》上册:理血汤【处方】生山药1两,生龙骨(捣细)6钱,生牡蛎(捣细)6钱,海螵蛸(捣细)4钱,茜草2钱,生杭芍3钱,白头翁3钱,真阿胶(不用炒)3钱。【功能主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由于...
...陈(左住马浪路十四岁)初诊 (八月十七日) 发热有汗,阙上痛,右髀牵掣,膝外廉痛,时欲呕,大便不行,渴饮,舌苔黄燥,腹满,脉滑,阳明证备,于法当下,宜大承气汤加黄连。生锦纹军(四钱后入) 枳实(四钱) 中朴(钱半) 芒硝(三钱冲服) 淡吴...
...大便三日未行,口苦思冷。诊得脉象浮滑而数。病在太阳,宜解表散邪。因治法不当,邪不得解,循经内传,步入少阳之域。今表邪甚嚣,宜太阳、少阳同治,庶免邪热内陷益深。拟麻杏甘石汤合小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甘草6g ...
...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天水涤肠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天水涤肠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衷中参西录》:天水涤肠汤【处方】生山药30克 滑石30克 生杭芍18克 潞党参9克 白头翁9克 粉甘草6克【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愈,肠中浸至...
...拟归脾丸善后。按语: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皆为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之方。不同者,后者适用于脉症较虚或发病较久者。尤怡谓:“寒邪不可不发,而阴病又不可过发。”方中甘草易细辛,其发散作用减轻,而且不会伤及正气。...
...,病者在床上反复爬行,腹痛不堪,果大骂医者不已。天将旦,随大便,下污物甚多。其色黄白红夹杂不一,痛乃大除。次日复诊,陈先生诘曰:昨夜骂我否?主人不能隐,具以情告。乃予加味四物汤,调理而瘥。曹颖甫曰:痰饮证之有十枣汤,蓄血证之有抵当汤丸,皆能...
...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合称为经方。把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称为经方。一般所说的经方系指第三说(清....
...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故子宫损伤,可调节整体而得以修复改善。《素问·评热病论》云:“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故协调整体,强心活血,为本案之治疗法则。拟刘绍武先生调心汤:柴胡15g 黄芩10g 苏子30g 党参30g 甘草6g 川椒10g 丹参3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