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脾不和。 【治法】健脾疏肝。 【方名】健脾疏肝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米仁5克,柴胡15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白芍1.5克,川楝15克,鸡内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 【...
...挥发油,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很有好处。 中医认为:陈皮(晒干的成熟柑橘皮)可理气健脾、和胃止呕、化痰止咳;青皮(未成熟的柑橘皮)可舒肝破气、消积化滞;橘络(柑橘皮内层的筋络)是通络、活血、理气、消痰积、治久咳胸痛...
...所致。 方中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肝郁解,则气机畅;脾健运,则痰湿化。此例乳癖乃阴疽一类,故以阳和汤之麻黄、鹿角胶、白芥子治之,《神农本草经》谓麻黄能“破癥坚积聚”。因其结块久聚,恐药力不济,故佐以紫贝齿、昆布、鳖甲、生牡蛎等软坚散结,...
...重度肠化。血抗HP抗体阳性,HP涂片阳性,HP快速试验阳性。辨证:肝胃不和,气滞热郁,脾气虚弱,胃阴受烁。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 (西医)。胃痞 (中医)。治法:调肝和胃,理气清热,益阴健脾。方药:川石斛9g 炒山药9g 香扁豆9g...
...目录 《寿世保元》解毒化斑汤 《痧痘集解》解毒化斑汤 《痧痘集解》解毒化斑汤 《伤寒大白》解毒化斑汤 《片玉痘疹》解毒化斑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寿世保元》卷四:解毒化斑汤【处方】牡丹皮 生地黄 木通 归尾 远志(甘草汤泡,去心...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方中人参扶元补胃虚,干姜温胃散寒滞,白术健脾强胃,黄连清热凉膈,炙草缓中以益胃也。水煎温服,使胃气内充,则清阳敷布,而寒滞自化,升降如常,何呃逆之不痊乎。【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方中藿香、陈皮宣肺通窍,理气化湿,藿香性微温,入肺、脾、胃经,有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利湿除风的作用,其气芳香,善行胃气,辛能通利九窍,为治鼻渊之主要药物;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助藿香加强理气化湿之功。丹皮、丹参、川芎活血化瘀,丹皮辛苦凉,...
...浊困脾,阳气不振,则倦怠嗜卧。苔白腻,脉弦滑而缓,为气郁痰滞之征。治疗法则:健脾理气化痰。方药举例: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僵蚕祛风止痛。若痰郁化火,兼头目胀痛,心烦口苦,苔黄腻者,用清痰四物汤(,《女科秘诀大全》)。熟地、...
...浊困脾,阳气不振,则倦怠嗜卧。苔白腻,脉弦滑而缓,为气郁痰滞之征。治疗法则:健脾理气化痰。方药举例: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僵蚕祛风止痛。若痰郁化火,兼头目胀痛,心烦口苦,苔黄腻者,用清痰四物汤(,《女科秘诀大全》)。熟地、...
...目录 《痘疹定论》加减清热导滞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痘疹定论》:加减清热导滞汤【处方】当归7分(不用尾),白芍5分(生),槟榔5分,厚朴5分(姜汁炒),陈皮8分,枳壳5分(麸炒),连翘3分(去心),黄芩2分(酒炒),黄连1分(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