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记叙助议论,阐述层层深入,议论全面、透辟,有很强的逻辑性。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代表了王安石文章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游记多议论的特点。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
...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他的弟弟苏辙为这座台起名叫“超然”。苏轼便写了这篇《超然台记》,以表明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思想。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过于急切,以及任人不当,导致新法有诸多弊端的这种情况,而自请外调。他一生...
...5月29日在京举行的国际磁共振新技术研讨会上传出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应用新引进的心血管专用超导磁共振设备,开展了心脏运动功能评价和存活心肌细胞识别的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使我国对心肌灌注的再评价工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5月8日...
...对健康教育的效果,应进行系统、长期的随访观察,取得反馈信息,进行三个层次的评价:(一)行动过程评价分析健康教育项目规划中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行动的工作进度、发展水平及工作效率。例如,我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中采取降低吸烟率这一行动,...
...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 ...
...赵挺之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戴者,与保守派苏轼、黄庭坚等结怨甚深。早在担任监察御史时,赵挺之就曾数次弹劾苏轼——或罗织罪名说他起草的诏书“民以苏止”是“诽谤先帝”,或牵强附会说他的“辩试馆职策问”大成问题。而苏轼及其追随者也不甘示弱,对赵挺之...
...“新进”,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的一批投机钻营的“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派的时下习惯用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那些仍然窃据高位,谋取私利的“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的是御史里行何正臣,紧接着是王安石的学生李定。宋神宗在...
...明朝末年,复社领袖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魏文帝集题辞》中首次对曹丕德政品行作全面评价。张溥写到:“魏王帝业无足称,惟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令。诏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常辅政任,石室金策,可宝万世。彼亲见汉室炎隆,女主中人手扑灭之...
...咏史怀古诗历朝历代就是文人诗词中的重要一部分,对项羽——这位褒贬不一的霸王的评断更是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如宋《夏日绝句》(李清照)、《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唐《题乌江亭》(杜牧)、明《书项王庙壁》(万象春)[2]都是其中名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