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94),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疏》(1625),清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农本草》百种录》(1736)、邹澍撰《本经疏证》...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痰热淋疾,可为浴汤,洗风肿瘙,煮酒漱齿痛,近今以屋檐插柳,经风日者,煎汤饮,治小便淋浊痛,通利水道。(《唐本草》附。)(李时珍曰∶柳枝去风消肿止痛,其嫩枝削为牙杖,涤齿甚妙。琦按∶佛教食后嗽口,必嚼杨枝,毗奈耶云∶嚼...
...目录 《杂病源流犀烛》牛黄八宝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杂病源流犀烛》:牛黄八宝丸【处方】雄黄15克 玄参15克 炒羌活9克 黄连(土炒)9克 羚羊角9克 犀角9克 炒贝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青黛6克 珍珠1.2克 朱砂15克...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牛黄八宝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牛黄八宝丹【处方】西黄 琥珀 辰砂 梅冰 雄精各3克 羚角片 明乳香各9克 犀角片4.5克【制法】各为细末,先用蜜、银花、紫花地丁各60克,川贝、川连各9克...
...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生犀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生犀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生犀丸【处方】黄丹(研)雄黄(研,飞)腻粉(研)羚羊角(镑)各150克 水银(与铅同结沙子)朱砂(研,飞)龙齿(研,...
...牛黄具有清热、解毒、镇惊、止咳、平喘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特效药物,还具有抑制和拮抗抗癌药毒副作用等功效。 由于牛黄用途广泛,但来源少、价格昂贵,故有时以人工牛黄或人工培植牛黄作...
...,用水牛、黄牛久在粪土中烂白者,主赤白下,烧灰,末服之。沙牛角 ,主下闭血瘀,女子带下,并烧灰酒服。崔元亮《海上方》∶治喉痹肿塞欲死者,取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许大,水调亦得。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即瘥。...
...气味甘,微温,无毒。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久服轻身。(肉苁蓉《吴氏本草》名松容,又名黑司命。始出河西山谷及代州雁门,今以陇西者为胜,北国者次之,乃野马之精入于土中而生。陇西者形扁色黄,柔润多...
...《博济方》牛黄甘露丸治三焦渴疾,饮水无度,舌上皴裂,肌肉黄瘦,精神减退,小便多,腹胁朱砂(一两,成块者) 牛黄(一分) 铁粉(半两) 犀角(半两,锉) 丁香(半两) 胡桐泪(半两) 葳蕤(半两) 麝香(一分) 银箔(五十片) 地龙(半两)...
...①三十六黄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牛黄者,舌如蜡色,口作噍,不多言语,或如牛吼。若眼目头面未变,作深黄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体黄黑色者难疗。”治用点烙法,内服犀角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②中药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