芤脉(阳中阴)_《脉汇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二家之言,已无遗蕴。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伪云∶“两头有,中间无。”以头字易叔和之边字,则是上下之脉划然中断,而成阴绝阳绝之诊矣。又云∶“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是以芤为蓄血积聚之实脉,非失...

http://qihuangzhishu.com/690/36.htm

煎药机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_【中医宝典】

...品物专精,修制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传统的手工煎药方式都是使用药罐在开放状态下进行,使得煎药质量和保存成为困扰中药疗效的两大难题。 长期以来,手工煎药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540.html

七表_《脉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浮者阳也.指下〔寻〕(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如太过〕(脉在肉上行)曰浮.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脉曰.如太过曰浮.既曰举之有余矣.如何而太过.曰太过.则浮洪浮紧浮弦之脉.如何诊之.脉经并无如太过之文.又...

http://qihuangzhishu.com/943/30.htm

九道_《脉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谓浮而涩.是八里通乎七表也.一阴一阳.谓沉而滑.是七表通乎八里也.内经所载.仲景所论.多通众脉而言病.脉经二十四字.有散数.无短长.脉去散数.增长短.亦以足二十四字.脉经论.二十四字通为一处.亦无次序之定.盖脉随变而见.但宜以阳脉从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7-12.html

太上玉轴六字气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道藏》有《玉轴经》,言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和,六欲七情积久生疾,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至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凶。故太上悯之,以六字气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而自泻出脏腑之毒瓦斯,以吸而自探天地之清气。当日小验,...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318.htm

对中药汤剂煎法的几点建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周锡龙 江苏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今年3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有关规定。这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部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中药煎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97.html

《云岐子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全称《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论并治法》。元·张璧撰。撰年不详。此书参考《内经》、《脉经》、仲景脉法理论,结合后世有关论述及其家传脉学,分述七表八里九道脉主病及方治,颇多个人识见。后辑入《济生拔粹》。现存《济生拔粹》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637.htm

《云岐子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全称《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论并治法》。元·张璧撰。撰年不详。此书参考《内经》、《脉经》、仲景脉法理论,结合后世有关论述及其家传脉学,分述七表八里九道脉主病及方治,颇多个人识见。后辑入《济生拔粹》。现存《济生拔粹》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42.htm

从曹操刀斩陆矜说起_【中医宝典】

...切脉之后,便开出处方,取来一铜器煎药。、药熬好后,他亲自捧给曹操,不料曹操服药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这时,随军医生告诉曹操:“铜器煎药乃医家大忌。“曹操听罢,连呼:“庸医害我也!”盛怒之下,下令将陆矜推出斩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选择好煎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76.html

形脉相反歌_《脉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以无谷.神虽困无苦.今脉曰亦如之.是与行尸同也.故改之.仲景曰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故责之.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脉经曰当视其人大小长短.皆如其人之形性.则吉.反之则为逆.肥人脉细小如丝.身涩而脉来往滑.身滑而脉来往涩...

http://qihuangzhishu.com/943/37.htm

共找到14,3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