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腧穴分类名。过去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1991年1月1日始,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穴部位改称经外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黄帝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88.htm

恢复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读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有感_【中医宝典】

...和明清时代,仍有少数的著名医家也知道“经络”是什么。通过考证宋元时期和清代的医学著述,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 比如,许进京老师在书中论述:考证,元代滑伯仁所著的十四发挥一书,对“经络”的内容曾有修改、调整和补充。假如滑伯仁不知道“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12.html

难经简介_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的简称,或称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大约成书于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现存较早的版本有明厂刻医要集览本、日本武村市兵卫刻宋·王九思黄帝八十一难集注本等。历代注释、发挥者约50家。该书针对内经中深奥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102-1-0.html

十四 北直五_读史方舆纪要

...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战于肥下,却之。孔氏曰:战于肥累之下也。汉置肥累县,属真定国。后汉省。魏收�城有肥累,即此城也。又赤丽城,阚る曰:在肥累故城南。 ○滹沱河县北一里。自真定县流入境,故九门县城南,为逢壁渡。唐天宝末,李光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024.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胸、腹、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由四肢至头面、躯干、依次向上向心排列;虽还没有完全十四结合起来,但却为腧穴经络相结合,开辟了新途径。甲乙记述有别名的穴位70多个,都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了穴位的位置功用的特点。甲乙对349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3.html

帛书黃帝四在线阅读

...黄帝四是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抄在老子乙本卷前的四篇古佚书(经法道原)的合称。唐兰先生认为这四篇古佚书从内容上看是一部书,从思想方法上说,大体上是继承老子而加以发挥。它被认为代表了道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54.html

痘疹传心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著作。十六卷(又有十四卷本)。明·朱惠明撰。刊于1594年。本书师承魏直博爱心鉴一书,而在痘疹的分期、辨证、证治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在痘疹著作中是一部较有特色而又影响较大的一种。最后二卷为慈幼心传,重点记述小儿杂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20.htm

痘疹传心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著作。十六卷(又有十四卷本)。明·朱惠明撰。刊于1594年。本书师承魏直博爱心鉴一书,而在痘疹的分期、辨证、证治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在痘疹著作中是一部较有特色而又影响较大的一种。最后二卷为慈幼心传,重点记述小儿杂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09.htm

卷六 三洞教部_云笈七签

...阳明洞天感太上,命绣衣使者降授灵宝五符以理水,檄召万神。后得道为太极紫庭真人。演出大、小劫,中山神咒,八威召龙等。今行于世矣。时太极真人徐来勒,三真人以己卯年正月降天台山,传灵宝以授葛玄。玄传郑思远,思远以灵宝及三洞诸经付玄从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13.html

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易水学派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辨证论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二)重视阐发药物理论和应用原则。张元素通过深入研究内经中七篇大论气机升降浮沉、气的阴阳厚薄、四气五味等理论,把它广泛应用于药物功效原理及作用特异性等方面内容的阐发中,创立了一整套系统的药物学理论,使之临床应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7.htm

共找到593,0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