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蓝淀「释名」靛「气味」辛、苦、寒、无毒。「主治」1、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蛎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址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磅下。一天吃三次。2、...
...「释名」杜蘅、杜莲、若芝、楚蘅、山姜。「气味」(根)辛、微温、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皮间风热等。李时珍说:“杜若乃神农上品,治足少阴、太阳诸证要药,而世不知用,惜哉。”(意思是说,杜若在《神农本草经》里列为“上品”,是治肾、...
...堇(音勤。《唐本草》)【释名】苦堇(《尔雅》)、堇葵(《唐本》)、旱芹(《纲目》)。禹锡曰︰《尔雅》云︰啮,苦堇也。郭璞云︰即堇葵。本草言味甘,而此云苦堇,古人语倒,犹甘草谓之大苦也。时珍曰︰其性滑如葵,故得葵名。【集解】恭曰︰堇菜野生,...
...「释名」《唐韵》作湔胡。「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
...中华本草》石蒜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本草纲目》石蒜 「释名」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气味」(根)辛、甘、温、有小毒。「主治」1、便毒诸疮。用石蒜捣烂涂搽。毒重者,把石蒜洗净,以生白洒煎服,汗出为好。2、产肠...
...) 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yuloh] 在旁曰橹。——《释名》 又如:橹人(船工);橹声(摇橹声)...
...《释饮食》 1、释饮食: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 2、释饮食: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 3、释饮食:啜,绝也,乍啜而绝于口也。 4、释饮食:飡,乾也,乾入口也。 5、释饮食:吮,循也。不绝口,稍引滋汋,循咽而下也。 6、释饮食:嗽,促...
...《家·春·秋》读后感 原创文学稿件来自:广东省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南2栋218-林艳芬 在《家·春·秋》中,巴金先生把他对于一个不合理制度的积愤吐露出来,他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自己的控诉。小说里面的许多场面都是巴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的。...
...刀豆(《纲目》)【释名】挟剑豆。时珍曰︰以荚形命名也。案︰段成式《酉阳杂俎》云︰乐浪有挟剑豆,荚生横斜,如人挟剑。即此豆也。【集解】颖曰︰刀豆长尺许,可入酱用。时珍曰︰刀豆,人多种之。三月下种,蔓生引一、二丈,叶如豇豆叶而稍长大,五、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