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大圣通神乳香膏贴诸毒疮肿,发背,痈疽。乳香[一两] 没药[一两] 血竭[一两] 黄腊[一两] 黄丹[二两] 木鳖[二两去壳] 乌鱼骨[二两] 海桐皮[二两] 不灰木[四两] 历青[四两] 五灵脂[二两] 麝香[二钱] 腻粉[五十...
...论曰∶治病必先求其本,而后治其标。痈疽诸疮,虽发于外,而本乎中热之所出,始觉经络壅滞,气血闷郁,有疮疡之证,则热气初作,营卫未碍,肌肉未肿,肿而未腐之时,特可疏以伤治发背痈疽,肿毒痛苦,不可忍者。内消散方车螯(一枚背上紫色光浓者是用黄泥裹...
...夫痈疽之症,本由心经而发,何以发自心经,因实火动而成痈疽,虽有各症,亦当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者,乃心、肝、脾、肺、肾及心包络等处,或因寒热而血凝气滞,或膏粱浓味而遗诸毒;外因者,乃肩挑背负,劳苦奔趋,而迎暑湿风邪,扰动气血不和,...
...疔生面上与口角.须灸合谷疮即落.若生手上灸曲池.若生背上肩井索.三里委中临泣中.三十六息椎针入.入内须当定浅深.追核大小勿出核.三上三下乃出针.天池章门临泣等.支沟阳辅百壮真.复兼肩井手三里.肩井随年壮为吟.痈疽发背肩井攻.再兼一穴是委中...
...粟壳(六两,制) 白芷(三两) 甘草(炙) 陈皮(各一两半) 乳香 没药(各一两)丁香(半两)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乳香黄 散 治一切恶疮、痈疽、发背、疔疮,疼痛不可忍者。或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溃败脓,不假刀砭,其恶肉自下,及治打扑...
...晚蚕沙浸酒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挛急,顽痹不遂。 【来源】《普济方》 【配方】晚蚕沙一升,茄子根二两,牛膝(去苗)二两,大麻子半升,牛蒡子(微炒)二两,防风(去芦头)一两,羌活一两,秦艽一两,枸杞子一两,当归(剉微炒)一两,桂心一两,虎...
...身体疼痛,肩背拘急。【用法用量】每服15丸,茶、酒任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海桐皮丸【处方】海桐皮(锉)1两,楝实(锉、炒)1两,木香1两,石斛(去根)1两,茴香子1两,牛膝(寸截,酒浸1...
...目录 《串雅内编》发背膏药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串雅内编》:发背膏药【处方】滴乳香120克(箬包烧红,用砖压出油)净没药120克(照前式去油)鲜油血竭120克 白色儿茶120克 上好银朱120克 杭州定粉120克 上好黄丹120克...
...目录 《中药大辞典》白背三七 《中华本草》白背三七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白背三七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Bái Bèi Sān Qī 【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
...枳壳浸酒方主治风,口偏眼急。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枳壳(刮去上面青末)三斤。 【制法】上以微火炒去湿气,以酒二斗浸之,其药瓶常令近火,微煖,令药味得出,七日后用之。 【主治】治风,口偏眼急。 【用法】随性饮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