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噎塞诸_《养老奉亲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老人噎病,食不通,胸胁满。黄雌鸡(四两,切,作 头) 白面(六两) 茯苓末(二两)上和茯苓末,搜面作豉汁中煮。空心食之。常作三、五服,极除冷气噎。苏蜜煎老人噎病,气塞,食不通,吐逆。土苏(二两) 白蜜(五合) 生姜汁(五合)上相和,...

http://qihuangzhishu.com/887/16.htm

腹胀满论_《胎产心法》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块不散,积久愈坚,琥珀黑龙丹。予谓审知饱,实因恶露不行所致。若初产,仍宜服生化汤,瘀去而饱自开,可无藉乎二陈、炮楂、蓬术,恐产虚者难当耳。 产后腹胀。人参(二钱) 白术(土炒) 当归(各三钱) 茯苓(一钱五分) 川芎(七分) ...

http://qihuangzhishu.com/677/101.htm

咽喉中如有物妨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半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大盏,入生姜五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咽喉中如有物,妨噎塞,胸膈痰滞。防风散防风(去叉) 人参 白术 独活(去芦头) 草豆蔻(去皮各三分) 天麻 芎 白芷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细辛(...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029.htm

哪些人会更容易中暑_【中医宝典】

...如果终日呆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地转移至皮肤而在体内积蓄,便容易中暑。 感染性疾病患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695.html

刮痧治疗中暑_中医疗法中医刮痧_【中医宝典】

...夏季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591.html

中暑了怎么办?_【中医宝典】

...□ 陈健立 重庆市合川区盐井中心卫生院 中暑,民间又称“发痧”,是在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晕、头痛、胸闷、心慌、口渴、大汗,或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烦躁,或腹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有的甚至突然昏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859.html

解读中暑指数_【中医宝典】

...中暑,俗称发痧。它是夏季长时间在日光下曝晒,或在其它高温环境下工作,所发生的头昏、眼花、心慌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体温升高、昏倒或痉挛。它是夏季内科急诊中常见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中、南部地区,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甚。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542.html

“吃喝穿戴”防止中暑_【中医宝典】

...进入了炎热的三伏天,人们都感觉到热、憋闷、很多人有晕乎乎的感觉。医生提醒,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小心中暑。 ■中暑原因有三种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662.html

产褥中暑_产褥_产科_妇科_【中医宝典】

...保持通风可防产妇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的防治 防产褥中暑应保持环境通风 夏天到,要防产褥中暑 月子新妈妈捂过了头易中暑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chanruzhongshu-54-1.html

共找到225,1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