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一般的体育锻炼有何异同?_【中医宝典】

...气功的三要素中,“调心”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调身”只是顺利进行调心、调息的重要条件,“调息”则有助于体势的放松和精神的宁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达到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意识的主导进行机体内部功能的自我调整和锻炼,通过特殊的心理过程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80.html

推拿和气功养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研求内外功用,身体力行,寒署罔间”《内外功图辑要·陈亮熙序》,是书集历代动功、静功的理论与方法共二十八类,有图123幅,分上、两集。上集辑录《万寿仙书》、《摄生消息论》、《性命圭旨》、《保生心鉴》等前人气功文献之精华,内容包括“二十四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3.htm

气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方法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气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1、这里的“心”是指心理、精神,“身”是指形体及其生理功能。顾名思义,自我心身锻炼方法是指发挥意识能动性,对自身的精神、形体进行锻炼的一类方法。1、气功锻炼含有丰富的心理锻炼内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谈到气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72.html

什么是动静结合?_气功基础_【中医宝典】

...动静结合,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有动”。 动,指形体外部和体内“气息”感觉的运动,前者可视为“外动”,而后者可视为“内动”。静,指形体与精神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25.html

导引道引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导引道引是古代用来保健与治病的一种方法。 【导引道引】 是古代用来保健与治病的一种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后代所说的气功和体育疗法两种形式。注:导引有几种解释:运动肢体。唐.王冰在《素问.导法方宜论》的注解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32.html

气功_外治及其他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利用深呼吸古代所谓“吐纳”,即“吐故纳新”的简称和有意控制意念使精神安定下来以进行保健即所谓“养生”和治病的一种方法。其中用于治疗目的的,也称“气功疗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gong-1790.html

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毕永升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外气疗法的定义及特点 第二节 外气疗法的渊源及发展 第三节 外气疗法与推拿针灸的关系 第四节 外气疗法的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 外气疗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理论与外气疗法 整体观 阴阳 ...

http://qihuangzhishu.com/140/index.htm

中医称谓的文化内涵_【中医宝典】

...常用,南北朝时期方有此称谓,但那时的医生与现在医生的含义有所不同,那时特指在国家医疗机构习医的人员。 古代的医生因朝野之别而有不同的称谓。在宫廷供职者有三等:“侍医”,指侍奉宫廷人员的医生;“御医”,指给皇室主要是皇帝及后宫看病的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08.html

气功修炼的四个阶段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初试阶段又称感性认识阶段。起初,有的对气功持怀疑态度;有的对气功误认为是迷信;有的练功没有几天,就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经中西医药久治无效的疑难病症治好;有的一开始练功,就希望气功师为自己“灌顶”、“开天目”;其实,以上这些认识是模糊的和不现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0.html

胃痛_《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4息,并顺经导之。加减:肝气犯胃者,加平掌式,用拉引手法向肝俞发气11息,并顺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向下肢拉导气机,疏散密集之气,使左右、上下平衡。脾胃虚寒者,加平掌式,用推引手法,热导气法,或导土气法发气于中脘、丹田、脾俞穴。气功...

http://qihuangzhishu.com/140/126.htm

共找到386,8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