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汉地医药学_【中医宝典】

...内容提要: 由于佛教产生于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所以本文不仅要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医药学,也要涉及到印度甚至南亚及南亚周围一些地区(古代统称为“西域”)的医药学。正是由于佛教的传播,促进中国与印度这两大文明古国的医药学交流,使中国医药学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2.html

啼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皆是助疾为 。须是药饵良医,人之性命不可轻耳。《颅囟经》治小孩儿风痫啼,不吃奶。虎睛丸方虎睛(一双) 犀角 芩(各六分) 栀子仁 大黄(各十分)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啼不吃奶,乳汁下,一服七丸。风痫,米饮下五丸至七丸。儿小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8-7.html

驴眼疮门主论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澄曰∶脾经湿毒,流滞足胫骨,烂如 疮,四边紫黑,时流毒水,或淌臭脓,名曰驴眼疮,俗名夹棍疮,因其疼痛难堪,故名之也。亦有碰伤而成,亦有毒蚊蛇蚤咬伤而起,最难收功。驴眼疮门主方驴眼疮(《集验》) 田螺捣烂,敷数次即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32-5.html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九月十七日代淮南杜相公论新罗请《广利方》所写奏本,由此也可见朝鲜政府对中国医学之重视。朝鲜医学也传入中国。如《外台秘要》记载“高丽老师方”。《证类本草·威灵仙》下记有:“唐贞元中,高阳周君巢作威灵仙传云:先时商州有人重病足不履地者数十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4.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自称);孤子(年少死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http://hanwen360.com/x/5B50.html

临床表现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潜伏期5~8d。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一、典型登革热(一)典型登革热1.发热 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

http://qihuangzhishu.com/966/152.htm

教会医学在中国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仁济医院开创外科消毒法在中国的最先应用。仁济医院是上海第一个教会医院,随着仁济医院的成功创立,其它教会纷纷进入上海办诊所、医院。1866年汤姆森牧师(ThomsonEH.)和美国圣公会共同出资,在虹口文监师路与百老汇交汇处租赁中国民房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1.htm

中医哲学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_【中医宝典】

...上阐述的观点。  方克立教授表达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即中医哲学不是中国哲学的分支,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明中国哲学界的鲜明态度:不仅要明确支持中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13.html

疳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胡黄连 丁香(各一分) 龙脑(一钱,细研) 蟾酥(一杏仁大,研入) 巴豆(三粒,去皮心,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药令匀,用糯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温水下三丸。《圣惠》治小儿疳壮热及睡中多汗,心神烦躁,多。铁粉丸方铁粉...

http://qihuangzhishu.com/343/299.htm

_《医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停蓄郁成火者,五饮汤丸。(见痰饮。)由湿郁成热者,羌活胜湿汤。(见伤湿。)因寒而郁成热者,散寒火自退。热郁有痰,寒水石散。气郁有痰,加味四七汤。睡卧不安,时时惊觉者,温胆汤加枣仁、莲肉,以金银同煎,吞十四友丸,或镇心丹、远志丸。者平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bian/603-11-25.html

共找到283,4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