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阶级性》原文-出自《三闲集》_【鲁迅全集】

...文学阶级性(并恺良来信) 鲁迅先生: 侍桁先生译林癸未夫著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2〕本来这是一篇绝好文章,但可惜篇末涉及唯物史观问题,理论未免是勉强一点,也许是著者误解唯物史观。他说: “以这种理由若推论下去,有产者...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06.html

《论重译》原文-出自《花边文学》_【鲁迅全集】

...论重译 史贲 穆木天先生在二十一日《火炬》上,反对作家写无聊游记之类,以为不如给中国介绍一点上起希腊罗马,下至现代文学名作。〔2〕我以为这是很切实忠告。但他在十九日《自由谈》上,却又反对间接翻译,说“是一种滑头办法”,虽然还...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37.html

杜甫三吏三别_诗人_【文学360】

...“三吏”、“三别”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社会现实和广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07.html

《做文章》原文-出自《花边文学》_【鲁迅全集】

...着力,就要“做”,太“做”,便不但“生涩”,有时简直是“格格不吐”了,比早经古人“做”得圆熟了旧东西还要坏。而字数论旨,都有些限制“花边文学”之类,尤其容易生这生涩病。 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64.html

史记简介_史书_【文学360】

...后来《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传记文学巨著,对中国后世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 《史记》诞生于公元前1世纪中国西汉时候,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04.html

《北欧文学原理》译者附记二-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北欧文学原理》译者附记二〔1〕 片上教授路过北京,在北京大学公开讲演时,我也在旁听,但那讲演译文,那时曾否登载报章,却已经记不清楚了。今年他去世之后,有一本《露西亚文学研究》〔2〕出版,内有这一篇,便于三闲〔3〕时译出,编入《壁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01.html

柳亚子文学特点

...柳亚子重视文学思想性,他反对叹老嗟卑个人主题吟咏,也反对批风抹月流连光景之词。在诗风上,他崇尚唐音,承继夏完淳 、顾炎武、龚自珍3家,贬斥以黄庭坚为代表江西诗派。在词风上,他推崇辛弃疾,贬斥吴文英。在文风上,他反对韩愈和桐城派。...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4400.html

古文:王安石变法_政治家_【文学360】

...:采纳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时候,他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57.html

史记考据与集注_史书_【文学360】

...,是东汉桓帝时写《东海庙碑》。 唐朝时期,由于古文运动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重视,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公安派、清朝桐城派,都十分赞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31.html

曾巩主要成就

...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 曾巩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序》...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871.html

共找到853,5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