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夏播秋栽效益更好_【中医宝典】

...根据生产经验,将中药材桔梗生长的旺季,5月下旬和7月下旬应各施一次追肥,每次每亩施磷酸二铵和尿素各15公斤,并加强田间管理。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即可采收。 (江西省樟树市中药材产销协会 尹平孙) 文章来源: 浙江农网 日期: 2006...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99.html

咳喘验方五则_呼吸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咳喘验方普通咳嗽:百部500克,蜂蜜250克,清水250克,先煎百部,滤去渣,加蜂蜜慢火熬膏,早晚饭后冲服1~2匙。 咳喘验方老年哮喘:杏仁15克,冰糖30,水煎服。 咳喘验方久嗽不愈:紫苑、冬花各30克,百部15克,研末,每次10克,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143.html

桔梗_《本草崇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气味辛,微温,有小毒。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近道处处有之,二三月生苗,叶如杏叶而有毛,茎如笔管,紫赤色,高尺余,夏开小花紫碧色,秋后结实。其根外白中黄有心,味辛而苦;若无心味甜者,荠 也。)桔梗根色黄白,叶毛,...

http://qihuangzhishu.com/705/240.htm

黄褐斑验方_黄褐斑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黄褐斑验方2:丝瓜络10克,白茯苓10克,白僵蚕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10克,玫瑰花3克,红枣10克,先急火后文火煎煮,内服。 黄褐斑验方1: 取益母草适量,用沸水浸泡,代茶内服。 黄褐斑验方2: 丝瓜络10克,白茯苓10克,白僵蚕...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456.html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伤寒杂病论》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地黄三两 牡丹皮二两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jiegenggancaozhishishaoyaojiadihuangmudantang.html

桔梗蜜饯的加工技术_【中医宝典】

...一、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切片→硬化→糖制→干燥→包装。 二、 加工要点: 1、原料选择:选择粗细、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新鲜桔梗特有的风味。 2、理化指标:含糖量44-47%,总酸0.4-0.5%,含水量16-20%。来源:中国农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209.html

桔梗_《神农本草经》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御览》引云:一名利如,《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吴普》曰:桔梗,一名符扈,一名白药,一名利如,一名梗草,一名卢如,神农医和苦无毒,扁鹊黄帝咸,岐伯雷公甘无毒,李氏大寒,叶如荠苨,...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02.htm

验方快速除牙痛_五官口腔科牙痛_【中医宝典】

...俗话说“不是病,可痛起来真要命”。当出现牙痛的时候,除了上医院找医生之外,一些民间的小验方有时也能起到镇痛的作用。 验方一: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治疗、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验方二: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12282.html

磨牙验方三则_神经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验方一: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每次6克,每日1次,服完即可。验方三: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橘皮,连吃2~3天,用于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验方一: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每次6克,每日1次,服完即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260.html

青光眼验方_【中医宝典】

...,角膜内皮层有细小且边缘整个齐之无色素沉积物,按常规的青光眼治疗,常得相反效果,应就医诊治。【验方一】购买羚羊角、桃仁五粒,黄篾五钱,蚕丝五千,扫耙三钱,夜明砂五钱,本蜜十二两。共研为末,以蜜为丸,每次三钱,以盐汤送服,每日二次。此方兼治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790.html

共找到38,5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