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
...本身的规律发展,否则,那种“现代化”(实为“西方化”)的中医必定是以抛弃自己的文化为代价。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发展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优良土壤,或提供中医发展所应需要的...
...事业,把“自力更生”和“洋为中用”的结合起来,在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反复曲折,终于走上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发展道路。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病理生理学工作者在医学遗传学、肿瘤病因学、肿瘤发病学、免疫病理学、...
...标准规范,研发现代科学中药。 据了解,从中医药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途径与标准,主要采取数量化、可观化办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搞清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类似西药的专治某种病的“新型中药”。专家委认为,...
...水平示范作用、行业发展服务作用和对外展示窗口作用。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时期基地建设的任务目标与应对措施,形成涵盖现代化中药产业链主要环节的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率、规范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中药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要...
...煌“中医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一文,获益匪浅,但对该文“与玄学绝交”观点不敢完全苟同。 黄煌在文中说:“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与玄学绝交,尽快沿着自然科学的轨道运行。不要再强调‘医者意也’,不要强调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不要轻信内观...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但在对它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医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的特殊性以及我们对中西医认识上的不一致,中医事业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走了一条艰难之路。 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提出要“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
...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周恩来总理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医的研究工作(包括文献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机构。 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成立,为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
...机遇? 中医面临的尴尬 曹恩泽,出生中医世家,作为安徽唯一一位出过“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自传丛书的在世老中医,安徽中医院著名中医肾内科专家。 提及新安医学——安徽中医药事业中最辉煌灿烂的部分。曹恩泽说,他和岭南医学、少林医派等中医学派一样...
...结论未必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要么“用西医标准来检验中医学问,以此想提升中医药的科学地位”。由此造成的结果却是欲速而不达,欲生而不活,反而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中医药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而发展。 中医药的生存发展问题已讨论了几十年,总是陷入老调重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