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疗效鉴定标准与国际医学接轨,将是21世纪发展中医事业艰巨任务。 近年来,我们利用经气测平仪,对受阻经络进行疏导,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更进一步感觉到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经络不仅有输送人体所需能量作用,而且有传递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03.html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_《病理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在整个医学漫长发展史中,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学科,是科学发展和实践需要必然产物。十九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认识到,仅仅用临床观察和尸体解剖方法,还不足以使人们对疾病本质有全面、深刻认识。于是有人开始在动物身上用实验方法来...

http://qihuangzhishu.com/949/5.htm

金明旭(1902-1968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现代医家。朝鲜。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吉井县人。十六岁起攻读岐黄学。从事医疗、教学五十年。历任东三省汉医会评议员、延边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等职。吉林省人大代表。学识渊博。精通古汉语和医典,亦研究朝鲜族医学和现代医学。撰有《西诊中治经验...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13.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积极性,给医学发展带来危害。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东晋和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迅速发展,形成一派很有影响宗教势力,其根本教义在于追求长生不老,还宣扬“谶纬”之说和“清静虚无”等观点。这些宗教迷信和无所作为思想,无疑对社会和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0.htm

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王朝,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推动着对外交流、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医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君主专制加强:朱元璋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后,鉴于元朝灭亡教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0.html

中医学发展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定位_【中医宝典】

...--从“谁主神明”问题讨论引发思考 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方法论 1.真实是创新基础  只有创新才能促进事物发展。要研究中医学创新,从方法论上应该掌握如下三点:一是对中医本质规律深刻认识,也就是中医学是一门什么科学,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78.html

医学研究机构创立和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唐山设立传染病隔离医院和实验室;1909年,成都设立法兰西细菌学研究所。但对这些机构记载非常有限,关于它们人员、设备及研究工作都缺乏了解。二、民国时期(1912~1949)西医研究机构民国以后,随着近代教育和科学在中国得到一定发展,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32.htm

中医发展七大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善用温补特点。充实发展了命门学说,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 温病学派:明代末年,温疫流行,用伤寒治法无效,以明代吴又可为开创,清代叶天士、吴瑭为中坚,对外感热病治疗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温疫病机和温病学说,取得了很大成就。 这七大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9.html

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一)诊断学研究与发展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在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藏药产业发展必由之路保护+发展_【中医宝典】

...基础上,公元八世纪藏医理论鼻祖宇妥·云登贡布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时,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当时汉族医学和天竺、尼泊尔等地医学发展成果,编著了较为完整藏医藏药理论巨著《四部医典》。 藏医药独特魅力在于,所用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54.html

共找到864,3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