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为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之治。 在中医治疗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 中医应用中药治疗失眠症已有二千年的临床丰富经验,应用的方药擢发难数。兹介绍中国某中医院治疗失眠的一张良方,本方有养心安神之功,其临床疗效观察如下:共治疗失眠症40例,结果完全...
...用铜铸造并刻有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型。宋代我国医学已相当进步,在针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惟一对前人成就的系统整理,他不但总结出针灸专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而且主持铸造了铜人模型。这个铜人不但可作教学上的模型,还可作考试...
...梁门穴,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3寸,距前正中线2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及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直刺0.8-1.2寸。...
...会阳,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另说“阴尾骨外,各开一寸半”(《医学入门》);“长强外开二寸(《针灸集成》)。布有尾骨神经和臀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泄泻,痢疾,便血,痔疮,带下,...
...选用颈部三穴(大椎、安眠)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痊愈23例,显效5例,有效2例,疗效满意。 用跷脉理论指导治疗失眠,是针灸一大特点。邢氏〔10〕用针刺阴阳跷脉为主治疗失眠,取申脉、照海,患者俯卧位,双侧取穴,直刺法,主穴申脉用泻法,照海用补法...
...瞳子髎,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后曲、鱼尾、太阳、前关。属足少阳胆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布有颧面神经,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及颧眶动、静脉。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青盲,视力减退,...
...商曲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高曲。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及腹壁上、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
...手少阴心经穴图(图)(九穴)心经诸穴歌手少阴,九穴成。极泉青灵少海行,自灵道通里而达,过阴神门而迎,抵于少府,少冲可寻。心经穴分寸歌少阴心起极泉中,腋下筋间脉入胸。(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青灵肘上三寸取,少海肘后五分容,(肘内廉节后大...
...交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阴蹻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束干和胫后动、静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闭经,泄泻,便秘,痢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