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二两。癖食犹不消,恶食畏冷者,更下。好大黄末半升,芒硝半升,甘草二两,半夏、黄芩、芫花各一分。捣为散,藏密器中。欲服,以水八升,先煮大枣二十枚使烂,取四升,去枣,乃纳药五方寸匕,搅和着火上,三上三下。毕,分三服,旦一服便利者,亦可停。若...
...栝蒌霜,痰加贝母陈皮。忌参、术、半夏。(十八)四苓散 治热移大肠,新泻热泻。茯苓 猪苓 泽泻 苍术 炙甘草 一方有陈皮无苍术、甘草,久泻伤脾,酌加木香、砂仁、诃子、肉豆蔻。(十九)痧后灵窍阻塞方(自制) 治痧后灵窍阻滞,或舌謇,或耳聋等证。...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医林纂要》:方中干葛升散阳明之热于肌表,此为君药;白芍敛阴和胃,以去气分之热;枳壳破热气之坚结,而能敛阴;木香以升降上下之气;白术以健脾去湿;茯苓以渗邪湿。此主和理脾胃。治丹毒...
...《外科全生集》四妙膏治甲疽。野狼毒(一两) 黄 (二两)醋浸一宿,入猪油五两,微火煎熬,取二两绞去渣,退火气,以封患口,日易三次,毒消口敛。 目录 《外科全生集》四妙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全生集》四妙膏 治甲疽。野狼毒(一两...
...目录 《成方便读》敛肺汤 《普济方》敛肺汤 《杂病源流犀烛》敛肺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成方便读》卷四:敛肺汤【处方】百药煎、诃子皮、五味子、黄耆皮、白及片、胡桃肉、罂粟壳、甜杏霜。【功能主治】久嗽,纯虚无邪。【各家论述】方中...
...李氏云∶余之所着方论,靡不周备,但欲使治者一一玩味,次第用之,无有不效。今略书用药要领节次于后∶一、初患痈疽,便服内托散,以免后来口舌生疮,仍用骑竹马或隔蒜灸。一、服五香连翘汤,如大便疏快即止,仍量人虚实。一、痈疽溃后,宜服排脓内补散,若...
...天仙藤散天仙藤(酒略洗) 香附(六分,炒) 陈皮(四分) 甘草(五分) 乌药(七分) 木瓜(一钱) 紫苏(五分) 姜皮(三分)羚羊角散独活 羚羊角 枣仁 五加皮 薏米仁 防风 川芎 当归 茯神 杏仁 木香 甘草失笑散 治血痛。生蒲黄 ...
...(曰慎刑,弼政教也)。牙爪娴云阵,熊罴厚月粮。甲披叨例赏,戍役念边防(曰恤兵,罢征戍也)。冬赈蒙膏饫,春祺沛德洋。逋曾蠲火旱,供只敛金穰(曰蠲赈,廑恫疗也)。封号隆关庙,梗仪拜素王。壁琮柔岳渎,苹藻荐馨香(曰崇祀典,严祈报也)。告诫廉兼法,...
...服也。此方名理中汤。以此方作丸,名理中丸。用蜜为丸者,每服三钱至六钱。用水为丸者,每服二钱至四钱,温开水吞送。此分两系普通常用分两。凡古方分两,用一者,今用一钱便合功效。古方人参即党参。治夏月寒霍乱,上吐下泻、头痛、行动无力、不渴者。脉象虚...
...目录 《辨证录》敛汗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敛汗汤【处方】黄耆30克 麦冬15克 北五味6克 桑叶14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敛汗固表。治大病之后,气虚不固,遍体出汗淋漓。【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