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洗之。(《摘玄方》)小儿风寒,烦热有痰,不省人事。荆芥穗半两(焙),麝香、片脑各一字,为末。每茶服半钱。大人亦治。(《普济方》)头目诸疾︰一切眼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龙树论》)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
...涓子鬼遗方》)小儿流涎︰用牛草绞汁,少少与服。(《普济方》)初生口噤十日内者︰用牛口草绞汁灌之。(《圣惠》)...
...必然联系,即使偶有联系,也无规律可循。第四,两部脉灸经对经脉的命名尚不统一,有些命名比较原始。2、帛书《五十二病方》帛书《五十二病方》,现存一万余字,全书分52题,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少则一方、二方,多则二十余方。现存医方总数283...
...二钱,取汗。(《普济方》)跌扑伤损︰真牛皮胶一两,干冬瓜皮一两(锉),同炒存性,研末。每服五钱,热酒一钟调服。仍饮酒二三钟,暖卧,微汗痛止,一宿接元如故。(蔺氏)汤火伤灼︰水煎胶如糊,冷扫涂之。(《斗门》)一切肿毒已溃未溃︰用水胶一片,水渍...
...,疳疮脐疮,耳(时珍)。【附方】新十。霍乱转筋腹痛︰以苦酒煮絮裹之。(《圣惠方》)吐血咯血︰新绵一两(烧灰),白胶(切片,炙黄)一两。每服一钱,米饮下。(《普济方》)吐血衄血︰好绵烧灰,打面糊,入清酒调服之。(《普济方》)肠风泻血︰破絮(...
...)。消食积,舌肿喉痹口疮,阳毒发狂(时珍)。【发明】颂曰︰古方治伤寒黑奴丸,用釜底墨、灶突墨、梁上尘三物同合诸药,为其功用相近耳。【附方】旧七,新六。猝心气痛︰铛墨二钱,热小便调下。(《千金方》)中恶心痛︰铛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一盏...
...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二卷。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
...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二卷。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
...1795年日本复刻的十五卷本。但国内在清初时本书曾一度失传,故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佚改编为五卷本,分为调补、消导、劳伤、遗浊、喘嗽等24门,另附补遗一卷,共180余方。现存日刊活字本、清光绪当归草堂刻本。1949年后有排...
...1795年日本复刻的十五卷本。但国内在清初时本书曾一度失传,故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佚改编为五卷本,分为调补、消导、劳伤、遗浊、喘嗽等24门,另附补遗一卷,共180余方。现存日刊活字本、清光绪当归草堂刻本。1949年后有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