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教授介绍说,目前白血病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国际血液学界瞩目的焦点,在即将召开的全国血液病年会上,与会者也将结合临床和基础两方面,对此课题进行更深的探讨和研究。 “今年美国癌症综合信息中心出台的新版《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原则》中指出,针对慢性...
...感染、出血和肝、脾、淋巴结等器官不同程度的肿大等症状,同时还可表现为正常血细胞减少、周围血白细胞质和量发生异常变化等现象。 据统计,我国每10万人口中约有白血病患者3-4万人,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各地区的发病情况不一。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
...样白血病,而hCG-PLZF-RARα转基因小鼠在出生后3~12个月发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样病变,伴骨髓内早幼粒细胞增多;而同时表达PLZF-RARα和RARα-PLZF的转基因小鼠才发生类似人类的APL;NPM-RARα转基因小鼠在出生后1...
...。水煎服,日1剂。2.中成药(1)靛玉红片:用以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每日1~2片,每日3次。(2)六神丸:每次30粒,每日3~4次。如每日服用量超过180粒,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减量、停药或用生大黄15克开水泡药代茶饮,可消除副作用。...
...疾病简介 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granulomatousdisease,cgd)是以皮肤、肺及淋巴结广泛肉芽肿性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缺陷病。多数病人的,x-连锁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主要缺陷是...
...可选择无关供体(遇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病例,其粒细胞数仍高者也可选用);如患者已产生同种抗体,则供体宜为HLA相合或一个单倍体相同的家庭成员。有人研究以111In标记粒细胞输入无同种免疫抗体患者,粒细胞能游动至炎症部位;如患者已产生同种...
...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可建立诊断。肺部X线改变要与肺炎、肺结核等肺部感染鉴别。 鉴别 应进行细致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特别是对皮肤、肝、脾、淋巴结及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以除外皮肤病变、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嗜酸性肉芽肿、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机制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 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铋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X线、γ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3.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
... ⑴ ANLL : ① 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少见,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 ② 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粒系明显增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大量的异常成熟淋巴细胞(白细胞一种类型)增多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约3/4以上的病人年龄超过60岁;男性较女性发病多2~3倍。此类白血病在日本和中国较少见,并且在已移居美国的日本人中仍然少见。这说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