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原载于2001年8月10日《现代教育报》 生了一场病,我才明白中医不是封建迷信。 象我们这类学校,都属于理科。象我们这类学生从小就学数理化,思想已经很西文化了。我大一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中医基础理论》就讲阴阳五行,当时我真地...
...之比喻:“用古方治今病,正如拆旧屋,凑新屋,其材木非一,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匠氏不同,新屋自也有别。 辨方证与辨病机不应割裂 笔者认同《中医》一文中所提到的“最终临证处方时还是要落实到具体方证的识别上,即方证对应、辨方证论治。”这是...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30~31摘要: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的一系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辨病,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成为其最主要的临床思维特色,现试就此做一...
...1、猪肉和牛肉 《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而牛肉则气味甘温,有安中益气之功。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不宜同食。 2、猪肉与羊肝 ...
...消毒,也可将针具置于75%酒精内,浸泡30分钟,取出拭干后用。皮肤在选定穴位后,一般先用1%的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即可。 操作者手指亦要消毒,以免感染,可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干净,待干后用75%酒精拭擦即可。 (4)注意针刺的角度与...
...并且开展了一般性的针灸治病原理与针麻原理的研究。第三阶段为七十年代,进入了大规模有组织地广泛而深入开展针麻临床和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时期;第四阶段为八十年代,针灸临床与机理的研究和针麻临床与机理的研究。进入更加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巩固发展与提高...
...对季节变化易发的疾病可趁伏天病情稳定时,予以辨证调补,即所谓冬病夏治,以防患未然,达到治本效果。 周柏耐,男,生于1921年,上海市人。上海市中医门诊部内科主任医师。1942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老年进用补剂体验尤深,善于辨证施补。 ...
...后继乏人,中医医疗机构逐渐西化,中医药人才匮乏,科研水准不高;中成药的发展也存在着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低水平重复等诸多问题。这说明,如同中国京剧一样,中医药学这门古文化不仅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即要与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林研究员领衔的一项科研课题《补肾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和技术平台的建立》,首次提出中医补肾填髓的生物学基础包括促进能量代谢和利用,激活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成增多,促进神经元存活与再生的新观点;所研制的参乌胶囊已...
...在我国历代君王中,有不少与中医药结缘,这对祖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神农氏,为普济众生,曾翻山越岭寻找草药,最后掌握了多种药性,成为“本草学”的奠基人。“五帝”之一黄帝,热心医药,他曾经与臣子岐伯、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