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开展了名老中医、名中医评选和“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安排建设重点中医专科19个,农村中医特色专科35个,市、县级中医院中药制剂室和中药房14个。12个省级重点专科和9个农村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评审确定...
...□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毛进军近3年来仅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刊出的文章就有50篇左右,内容主要是对仲景伤寒学说的研究。在许多人懒于读书的今天,作为一名整日忙于临床、年均收治患者近8000人次的基层医生,能有如此勤奋的精神,是非常值得...
...。由是张景岳、李士材辈,着述颇行,实皆立斋之余韵也。虽然,内伤诸症,脾胃独详于李氏,阴阳分擅于朱、薛,可谓无遗蕴矣。而外感风寒温热之外,尚有夏月直受暑邪者,虽洁古、东垣辈以动静分阴阳,似属近理,自有张凤逵申明伤暑之理蕴,特着《全书》,可云...
...,故曰应地。一百二十五种者,当谓戌、亥、子、丑之月,法万物枯藏时也,兼以闰之盈数焉。若单服或配隶,自随人患,参而行之,不必偏执也。 掌禹锡曰︰陶氏本草例︰神农以朱书,《别录》以墨书。《本经》药止三百六十五种,今此言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是并《...
...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初医术不精,经深入研究《内经》等医学经典,医术大进,一次当时名医刘完素患伤寒多日,...
...一、中医革新思想萌芽在医学领域形成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格局,“医学改良”遂成为当时中国医界最盛行的一种思潮。1904年,周雪樵在上海发起创立医学研究会,并创办《医学报》,旗帜鲜明地主张中国医学改良。陈莲舫、余伯陶等,组织上海医会,主张...
...数以万计的中药名,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和中药命名的思维方式。为了便于学习和查寻,特按章将常用中药名释义如次,共计中药210味。 一、解表药 麻黄本品“其味...
...《说文》冲,通道也。《玉篇》冲,交道也。脉以冲名者,取经隧四达,表里交通之义。此脉并阳明之经行身前者,应孔穴,其不应孔穴者,并足少阴之经,伏行背膂之下,始称伏冲,亦曰伏膂,名异实同。惟其伏行,故得交通前后,为四达之路。经叙虚邪中人之次,不...
...治少阳受邪。往来寒热。脉弦。胁痛而呕。柴胡(三钱) 黄芩 人参 甘草(炙。各一钱) 半夏(二钱) 生姜(五片)大枣(四枚)水煎。去滓。温服。治伤寒有五法。曰汗。曰吐。曰下。曰温。曰和。皆一定之法。而少阳例中小柴胡汤。专一和解表里。少阳为...
...张纮(151—211年),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被派遣至许都,任命侍御史。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