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兼证析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一卷。清·张倬撰。本书所称伤寒兼证,并非单指六经兼证而言,包括伤寒的多种情况。作者分析了中风、虚劳、内伤、宿食、头风、泻利、胎产等17种兼伤寒的病证,以问答方式,阐述这些伤寒兼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及治法。后附经脉、奇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53.htm

伤寒兼证析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一卷。清·张倬撰。本书所称伤寒兼证,并非单指六经兼证而言,包括伤寒的多种情况。作者分析了中风、虚劳、内伤、宿食、头风、泻利、胎产等17种兼伤寒的病证,以问答方式,阐述这些伤寒兼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及治法。后附经脉、奇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57.htm

陶节庵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陶氏之学.盛行于世久矣.人谓仲景之学.得陶节庵而始彰.吾谓仲景之书.得陶节庵而遂废.非苛也.节庵毕生精神.致力于仲景伤寒论.非不费一番苦功.而卒为王叔和所掩.故其伤寒仍指为冬月正.以桂枝麻黄二方.专为冬月正伤寒说法.此外温论热....

http://qihuangzhishu.com/725/9.htm

伤寒汗药宜早下药宜迟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莫先于分经表里,治表里之法,莫先于分汗下缓急,汗下迟早一差,变症百出,是以前人论治伤寒,有曰汗药宜早,下药宜迟,此二语紧要法也。曰宜早者,谓风寒之邪自表而入,即当速为发表,邪从表解,免其传里而,即仲景所谓,觉须臾,即宜早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20-51.html

自序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始于内经.而仲景伤寒论.实为羽翼内经之书.内经阐发天人奥旨.非寻常能测其涯.仲景就人一身之表里腑脏.推阐阴阳.搜抉机.此以人道合天道.使学人有切实下手工夫.不止为伤寒立法也.而其书以伤寒命名者.盖以病之最繁而善变者莫如伤寒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725/3.htm

健脾温肾泻汤_【中医宝典】

...积极开展中医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方法的研究,并著中西医结合概况,获山西省优秀医学著作奖。临床上对呼吸、消化及内科疑难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兼任社会职务有: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肿瘤协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08.html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1.htm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原则上不出脉经的范围,尽管在医学上有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明清时期的伤寒、温病学的发展,以及临床各科,各种新疾病新问题的接触和解决等重大发展,但脉学却不能与之相符,虽有进展,相形之下是明显见绌的。 2、脉诊形成单系列带来的流弊 脉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8.html

仲景水鸡本义新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常听常见的事物就不足为奇了。 研究古代著作当结合成书背景 笔者认为,研究古代医家著作当结合成书之年代及作者生活的地域和当地的风俗文化。伤寒成书于东汉末年的南阳地区,研究这一著作更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有些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900.html

共找到540,8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