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类聚》由朝鲜集贤殿副校里金礼蒙等所撰,整理和引用医藉有中国医书152部,朝鲜医书《御林纂要》1部,全书共266卷264册,收藏中朝医方5万多条。《东医宝鉴》是李朝太医许浚遵宣祖王之命,整理71种中国医书和3种朝鲜医书而成。全书共25卷25...
...热心中医教育事业,致力于中医文献整理,保存国粹,以振兴中医为己任。...
...一、宋代药物学发展的成就与特点 宋代,特别是北宋,由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与推广,大批知医儒臣的参与,以及宋以前本草文献极待整理,药物的新发现和用药新经验亟需总结的客观要求等等内外因素,促使本草的研究和编纂工作空前繁荣,...
...机构建于上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已显简陋,医疗设备缺乏。 其次,维医药遗产继承不够。比如,新疆维吾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收集47部维吾尔医学古籍,克服各种困难,也仅完成15部的翻译和整理工作,出版7部。 第三,维药的研究、开发滞后,巨大潜力有待...
...)讲清楚……”。据推测阿仑达听大约于佛历380年(公元前924年)写完这套有关傣医药的第一部专著。 在傣族医药形成和发展史上,傣族医学文献中记录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经典描述有同有异,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傣族人民经过千百万年的艰苦实践一一...
...壮医分科的出现较晚,而且分科只是相对而言,并不彻底,这和中医的情况有些相似。据文献记载(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医在战国时期已出现分科,扁鹊入乡随俗,或为带下医(妇科),或为耳目痹医(五官科),或为小儿医(儿科),早于扁鹊四五百年的...
...随从人员。汉工匠帮助营造了“可汗城”、“富贵城”、“可敦城”、“公主城”等,医博士则专为公主又随从人员作保健服务,久之也为可汗及达官贵人诊治疾病。公元8世纪以后,回纥部众大批西迁。一支迁往中亚,建立了喀拉汗王朝;还有一支入居吐鲁番,建立了高昌回...
...整理,结合自己心得和经验加以补充,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开始撰写,历经了七年时间并且五易其稿,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在其八十岁高龄时撰写成书,名《本草蒙筌》。《本草蒙筌》是陈嘉谟用来教授弟子的本草讲稿,意为童蒙作也。筌者,取...
...配伍原则,使“理、法、方、药”首次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医药的学术体系。而保留这些历史信息的,正是汉字。在东汉许慎编纂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共收录汉字9353个,其中涉及医药、卫生、保健的汉字就达1124个,其中植物名称用字613个、...
...文林馆学士,後周有麟趾殿学士,皆掌箸述。隋平陈之後,写书正副二本,藏於宫中。炀帝於东都观文殿东西厢贮书。自汉延熹至隋、唐,皆秘书掌图籍,而掌中之书时或有焉。初,开元五年十一月,於乾元殿东廊下写四部书,仍令秘书监马怀素、右散骑常侍褚无量总其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