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的温热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冷缩而化为阴性水湿,故名鬼堂。明堂、神堂穴名意与鬼堂近同,明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明处,神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
...光明,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及白内障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
...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天柱穴找法: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1.3寸)左右即是此穴。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 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
...建里穴 Jiàn lǐ(RN11),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下动脉交界处的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食欲不振,及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
...,项强,颊肿,瘰疬,癫痫,肘臂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解剖】 尺神经沟中,为尺侧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副静脉以及尺返动、静脉;...
...,行针10~15分钟。资料: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介绍,感冒点主治感冒、扁桃体炎、牙痛,效果好。(二)艾灸疗法选穴:合谷。操作:用温水洗净虎口部皮肤,把一圆椎状艾炷放于虎口合谷穴上,点燃圆顶椎点,慢慢燃烧,病人自觉有一种温热感,待艾炷烧至...
...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肿痛,足缓不收等。直刺0.3-0.5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 【名解】冲阳。冲,穴内物质运动之状。阳,阳气。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气化冲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有解溪穴的分流,传至本穴的经水较为...
...左传医缓之语.杜预曰.心上膈下.不可属肩背也.腹中论曰.肓之原出于脐下.九针十二原篇曰.膏之原出于鸠尾肓之原出于悖 .膏肓之字.既见于此.而悖 者气海也.谢士泰删繁方.说其病形全根据左传.而为说者也.以非经穴之事.故不录于此.千金及翼方.系奇...
...1.章门∶二穴,脾之募,一名长平,一名胁 。在大横外,直季胁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足厥阴、少阳之会。治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喘息,心痛,腰不得转侧,伤饱,身黄羸瘦,贲豚,腹肿,脊强,...
...】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疾,小儿龟胸。 【人体穴位配伍】配腰奇、间使穴、丰隆穴、百会穴治癫痫;配环跳穴、伏兔穴、阳陵泉穴、阳交穴治下肢痿、痹、瘫;配陵后、足三里穴、条口穴、阳陵泉穴治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直刺0.5...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