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法令、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宝典】

...防止流产,怀孕犯妇产后再行决,违者视情节给予处罚。 宋代的医政法令总的说来,许多措施在当时有其进步意义,但是又有些法令是专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订立,或者间接与统治者的利益相关连,且条文规定往往与具体执行并不一致,甚至徒具形式而已。 二、医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98.html

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丛书大方脉大夫大医带下医东医法医方书风科妇人汉医和缓汇讲疾医金元四大家金镞经方派郎中类书炼丹术良工铃医(走方医)名、字、甫岐黄清代九科全书人痘接种法伤寒派上工十三科时方派食医世医兽响书目四大家宋九科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医太医太医署唐代四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shi-2734.html

“枥”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枥的解释_说文解字枥的意思

...櫪㯕,椑指也。从木歴聲。郎擊切 櫪㯕、逗。柙指也。柙各本作椑。今正。柙指如今之拶指。故與械杽桎梏爲類。莊子曰。罪人交臂歷指。歷歷指謂以櫪㯕柙其指也。通俗文曰。考具謂之櫪㯕。考俗作。尉繚子曰。束人之指而訊囚之情。從木。𠪱聲。郎擊切。十六...

http://hanwen360.com/w/67A5.html

台湾与内陆的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生,而是太医,可见人员索质已有明显提高。在药材等交流方面更强调实际需要,康熙五年(1666),对并非台湾之土产者免其进贡。康熙二十五年(1686),台地向中央贡物中有:丁香30担,冰片32,甜肉豆蔻四瓮。镶金小箱内,装有丁香油、蔷薇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04.htm

尚药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疗机构名。尚药局是从宫廷中主管药品的官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机构,主管药品及药政的官员自东汉以来各代均有所记载。东汉太医令下设药丞,主管药政。魏晋以来的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等都是与此类似的官职,他们大都归太医令领导。自南朝梁代开始设置尚...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898.htm

典故:慈禧与“八珍糕”的故事_【中医宝典】

...清代光绪六年九月的一天,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闷闷不乐。太医们心急如焚。太医李德生率众太医去为“老佛爷”会诊。认为其病是脾胃虚弱所致。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该给“老佛爷”补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48.html

医学博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都督府各一人,皆正九品上。上、中、下州各一人,皆从九品下。医学博士的职责是负责各辖区之医疗、巡疗和推广本草、药方等普及工作。唐时地方的医学博士时置时废。其与太医署中之博士称谓及职品都有一定区别。太医署中之博士名曰医博士,一般为正八品上,主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26.htm

医史术语_中医术语_【中医宝典】

...世医 兽响 书目 四大家 宋九科 太平惠民和剂局 太医 太医太医署 唐代四科 温病派 巫医 五禽戏 下工 小方脉(少小) 校正医书局 学、撰、辑 疡医 医案 医工 医话 医经 医林 医论 御医 针灸铜人 中工 祝由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yishishuyu-706-1.html

李时珍的太医生涯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88.html

共找到27,3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