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四十九章评析

...阶层愿望的表达者来发言的。”(老子校读第286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源出有四。 ; 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氏,称李耳。 ; 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

http://wenxue360.com/guji/2310.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得道的圣人(统治者)要行“不言之教”。,只要相信道,照着做,就自然会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在本章里老子举自然界的例子,说明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够长久,更何况人滥施苛政、...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5.html

老子在线阅读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

http://wenxue360.com/guji/laozi.html

补遗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一)道士索洞玄经写本敦煌残卷,见伯希和目录二五八四号(神田喜一郎辑敦煌秘籍留真新编下册)。(二)敦煌六朝写本张道陵着老子想尔注残卷(见一九五六年香港印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图一至图廿六,存河上本第三章“不见可欲”句下至第三十七章。内容遂州...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0.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一章评析

...章节里,还将遇到此类问题。 此外,关于道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3.html

老子韩非列传·七十列传·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多欲,...

http://wenxue360.com/guji/150.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0.html

附录 论王弼易学老学的关系_周易注

...摘要:本文通过检讨王弼以老解易,以解易两种观点,认为王弼的老学易学共同构成王弼的玄学。只有把二者联系起来,才能揭示王弼玄学的实质。 关键词:老学 易学 玄学 从王弼注释了儒家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周易老子后,王弼易学老学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3.html

出关原文-出自故事新编_【鲁迅全集】

...西游,……(关令尹喜)老子俱之流沙之西。” 〔12〕老聃和庚桑楚的这一段对话,是根据刘向苑·敬慎中所载老聃和常枞的一段问答:“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2.html

共找到897,0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