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包括了在防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诊治感染性疾病方面,中医药学有其鲜明的特色和独到的优势,进一步重视、挖掘和研究这些宝藏以造福于...
...12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皮肤科重大课题“银屑病证候要素组成规律与中医方药治疗的规范化系统研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启动。 据了解,该课题将系统整理北京地区著名皮外科专家治疗银屑病的辨证用药规律,建立专家治疗银屑病经验...
...已在中国引种成功,如西洋参、白豆蔻、马钱子、丁香、番泻叶及非洲萝芙木等。 目前中国的药用植物栽培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即将颁布实施,近100种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已启动。栽培药用植物正在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
...侵犯肝脏,首先造成肝脏炎症充血,进而变性坏死,均属郁血状态,其外在的肝郁气滞症状,乃由肝血瘀滞引起。肝藏血之脏,瘀血蕴积则肝脏肿大坚硬,瘀血阻于肝脾脉络,散发于皮腠之间,故在头颈胸臂等处出现血痣(即蜘蛛痣,中医称蟹爪纹);肝血瘀阻不通,则右胁...
...“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证素是经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证素是辨证时的基本诊断单元,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证素辨证体系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抓住了辨证的关键。痫病病位在脑,与心...
...不实”时首先需要说明的。 二、指标特异性不足 这里仍然抄录梁茂新教授在《中医证研究的困惑与对策》一书中的有关分析,即可见其端倪:“1.如探讨肾阳虚证垂体功能的ACTH2日静脉滴注试验,在1961-1964年31例肾阳虚证患者中,竟有14例(占...
...作用,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研究对象为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无论老年组或非老年组的H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症状的献血者,提示Hp感染与某些上消化道症状的产生明显相关,这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根据人群Hp感染率的流行病学资料观察到,Hp感染有随年龄增长...
...,中医有中医自己的病名,有自己认识疾病的规律,不能理解为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医应有自己的“病证论治”。二、辨病必须迅速规范化、微观化、现代化由于长期以来辨病被忽视,因此在病名的确定和疾病本质的认识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以致许多以证代病,以症...
...46.7%,以肢体麻木、舌质紫暗、心胸疼闷等症状做为血瘀辨证的主要指标,具在高血压各期也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瘀证候,并呈Ⅲ期>Ⅱ期>Ⅰ期的趋势。目前缺少全国性或多中心协作组对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资料。时入八十年代全国各地都相继开展了对充血性...
...女性癔症患者的家系研究发现,其一级亲属有5例癔症患者,全为女性;占全部一级亲属9%,占女性一级亲属15%;而作者估计癔症在普通人口的女性中患病率仅为1%~2%。此外还发现癔症先证者的男性一级亲属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酒中毒的病例增多。遗传学研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