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阳一。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不利也。藏象十一。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89.htm

寒温沟通论膜原——辩证的统一_【中医宝典】

...刘英锋 刘新亚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要:分析和探讨了膜原的生理实质、病理特点与证治规律,提出了:1膜原实质,即三焦焦膜始发之处,其位正当膈下;2膜原地带,具有部位隐曲、气质浑杂的特有属性;3膜原病理,病因多浊邪、病机主郁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2.html

《达摩洗髓易筋经》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凡圣同归篇第三 六、物我一致篇第四 七、行住坐卧篇第 八、洗髓还原篇第六 第四章 洗髓易筋与各家学说的关系 一、三教参悟说 二、三教分合异同源流考 三、道宜参阅金刚心经说 四、道宜参证儒书丹书医书说 第章 养身养心论说 一、原生论 二...

http://qihuangzhishu.com/812/index.htm

《阴阳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道也,万物纲纪,变化父母,生杀之本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6.html

中医百年复兴路_【中医宝典】

... “文革”后,中共中央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这就是改变了许多中医命运的中共中央7856号文件,邓小平批示说:“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95.html

疾病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厥。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脉色十九.精伤则骨 痿厥,精时自下。藏象九。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疾病阳明为阖,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经络三十。十一阳汗,以天地雨名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5-7.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2_【中医宝典】

...寒凉者胀,适温热者疮。下则胀已,汗则疮已”。“西北气散而寒之,东南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高下理,地势使然也”(《素问·五常政人论》。从气化理论中中医提出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卓越认识,以及具体的治则和治法。 (3)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3.html

咽喉门第一十一症图说_《喉科指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甘草钱半,童便炒,半生用 四五帖乃痊。初起不可用凉药四月之症而愈。烂沙喉烂沙喉此症发于寒伤之后,表邪未尽,生在关内肿烂,右关脉急,肺脾毒可知。六味汤半服加∶酒炒黄芩二钱 花粉一钱盐水炒玄参二钱 葛根一钱...

http://zhongyibaodian.com/houkezhizhang/914-7-1.html

衰老机理的学说_《老年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两种属于碱基置换(basesubstitution),后两种属于移码突变(frame shift mutation) 。、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 mutation theory认为突变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及功能失调或丧失是人体衰老...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xue/982-4-1.html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9.html

共找到604,1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