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矣”,故他以《素问》“五运六气”理论及病机学说为基础,通过比物立象、推演归纳,建立了一套认识疾病证候特性的分类模式:五运主病,六气主病,并从“火热论”角度予以系统阐发,这一专题研究成就,不单使运气学说本身得到了发展,而且促使了中医各类理论...
...蚘虫(蛕虫)为蛔的异体字,即蛔虫。 【蚘虫(蛕虫)】 蚘虫(蛕虫)蚘、蛕,均为蛔的异体字,即蛔虫。古书中亦有称它为“长虫”。...
...病机与便毒所致相同,内服亦须龙胆泻肝汤数帖,方可用外药。鸡内金(一钱) 轻粉(五分) 冰片(三厘) 绿豆(五分)上为极细末,先用茶盐洗疮口,拭干上药,一日二次,愈。胡黄连散 治疳疮极效。胡黄连(一钱) 五倍子(五分) 孩儿茶(二分) 麝(...
...小青龙汤;如只考虑温化寒饮,恢复肺气宣降,可选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用六经辨证 咳嗽日久,晚上较甚,脉象沉而不浮,病变不当在三阳,应在三阴。在三阴病中,既没有典型的“腹满”、“自利”之太阴病,也没有“但欲寐”之少阴病,更没有“厥热胜复”之...
...膝汤∶生黄 (八两) 金钗石斛(二两) 薏仁(二两) 肉桂(三钱)水煎二碗,先服一碗,即拥被而卧,觉身中有汗意,再服第二碗,必两足如火之热,切戒不可坐起,任其出汗,至汗出到涌泉之下,始可缓缓去被,否则万万不可去也。一剂病去大半,再剂病全愈。...
...之见。〔脉书训解〕三卷 未见澹生堂书目曰。宋刘元宾撰。明刘裕德解。〔许氏(叔微)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佚许叔微曰。大抵仲景脉法。论伤寒与杂病脉法异。故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百证歌注)又曰。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
...专着有《本草问答》两卷(1893年),书中论及本草学理论,比较中西药学之异同与短长。另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1893年)、《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以上五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另著《医学见能》四卷(1873年)、《痢疾三字诀》、《医...
...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广泛传播《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载有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说,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盛行各地。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