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被引入医学最早是秦国医和,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也反映了五行学说内容,这段文字后来载入《灵枢·经脉篇》,《素问·脉解篇》说: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3.html

中医药学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受益。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开拓进取精神。上述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医药文化及文明,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1.html

太医解释_太医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封建社会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服务医生 imperial physician 太医以王命聚之。——·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国语辞典 供職於皇室內廷醫生。 .柳宗元.捕蛇者說:「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http://hanwen360.com/c/100280.html

平衡膳食不能死守一盘菜_【中医宝典】

...每次在外就餐,石女士都要点一盘菜——西芹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这可以说是世界最早平衡膳食观念,即便在科技发达今天也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常说:没有不合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380.html

《嵇康集》跋-出自《古籍序跋集》_【鲁迅全集】

...几经校订而成。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三国魏末作家,曾任中散大夫。他与魏宗室通婚,又非汤武而薄周孔,并因吕安案受牵连,而被谋夺魏朝政权司马氏集团所杀。 〔2〕吴宽丛书堂钞本 吴宽(14351504),...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22.html

徐氏家族——名医辈出御医世家_【中医宝典】

...宫来看病。徐道度往往是手到病除,宋文帝曾感慨说:天下有五绝,都出于钱塘一带。这里五绝除了当时善弹琴杜道鞠、擅长诗文范悦、善于书法褚欣远、善于围棋褚胤,另一绝就是擅长疗疾徐道度。徐道度著有《疗脚弱杂方》,这是目前世界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1.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医宝典】

...注本: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是现存对《灵枢》最早全注本。马莳,以为《灵枢》和《素问》都为9卷,原文悉依宋代史崧本,认为《灵枢》较《素问》更重要,不能视《灵枢》仅为用针之书,指出书中用针方法,都可引伸为用药之法,不可泥为用针之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5.html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医话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6.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药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孙思邈在《千金方》记载飞水银霜方和太一神精丹制备,《本草》记述齿科填充剂等等,真实地反映了这方面情况。医学,在隋唐时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科学技术进步,中外交流频繁,以及隋唐统治者对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0.html

王叔和 简历_【中医宝典】

...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近代对王氏是否任晋太医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47.html

共找到898,0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