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辅行诀》云: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
...房门锁了,只留炕屋里,交付与丫头养娘。冯妈妈见没了主儿,哭的三个鼻头两行眼泪,王姑子且口里喃喃呐呐,替李瓶儿念《密多心经》、《药师经》、《解冤经》、《楞严经》并《大悲中道神咒》,请引路王菩萨与他接引冥途。西门庆在前厅,手拍着胸膛,抚尸大恸,...
...,况其大分已荣于胎,而乳汁之漓可知,能无使儿病乎,则又何鬼神之咎为也。《千金》炙伏翼熟嚼哺儿,而怀妊者带伯劳鸟毛、白马眼,不能滋荣气血,乃徒剥裂禽兽。海藏云∶生者为相继,死者为传尸,有脉而无气、谓之尸厥,有气而无脉,谓之行尸。丁奚、露哺、客...
...书名。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本书卷一-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卷二下半部-卷十八列...
...书名。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本书卷一-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卷二下半部-卷十八列...
...目录 《外台秘要》三物茵陈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秘要》:三物茵陈蒿汤【处方】茵陈蒿9克 桅子 9克 石膏30克【功能主治】治黄疸,身目皆黄。【用法用量】上药先用水800毫升煎前二味,煮取400毫升。去滓取汁;再将石膏以猛...
...所载可能达6000~7000首之多。其系统性、综合性不亚于中医古籍《外台秘要》。 《药方》以叙方为主,方论结合,回回药物与传统中药并用。据统计《药方》残卷常用药259种,明显属于海药并注明中文名称者有61种;沿用阿拉伯药名,目前尚不知何药者...
...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吴小如先生断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
...凡浴儿汤,须令冷热调和。冷热失所令儿惊,亦致五脏疾。冬不可久浴,久浴则伤寒;夏不可久浴,久浴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痫,不浴又令儿毛落。(《千金方》)儿生三日,以桑、槐、榆、桃、柳各取嫩枝三寸长者二、三十节煎汤,看冷热,入猪胆汁二、三枚,浴之...
...,煮取五合,为一剂,十岁以下小儿皆可服。若儿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为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为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为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四十日,尽以五合为三服,皆以得下即止。此剂为出腹婴儿所作;若日月长大者,以次根据此为例必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