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在线阅读

...调回朝廷,任司徒左长史,记录朝廷言行,后又升为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这期间,干宝完成了晋纪一书,记载了西晋50多年的历史,他的著作也很多,有周易宗涂周官注等书,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推搜神记搜神记是一部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66.html

图画见闻志在线阅读

...我国古代绘画理论极其丰富,但因当时印刷条件限制,刻板或手抄时常用谬舛衍误发生。为了给今天专业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学习研究资料,我社在[文化革命]前出版了中国美术论着丛刊,内容包括绘画、书法、工艺诸方面的理论著作、技法研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36.html

中医词典拼音B:第五篇_中医词典a~b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高肿处挑破排脓,或外吹冰硼散。卑仲景十二脉之一。卑脉软弱,主营气不足。诊家正眼:“曰卑者,营气弱也,阴脉衰也。”卑惵证名。自怯畏惧之状。因血虚不足所致。其证痞寒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暗或倚门后,见人惊避,似失志状。本证迁延难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0/166-2-5.html

容斋三笔·卷第十二(十六)_容斋随笔

...夕。朱弦已绝为知音,云鬓未秋私自惜。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杜牧之张好好诗云:“牧佐故吏部沈公在江西幕,好好年十三,以善歌来乐籍中,随公移置宣城,后为沈著作所纳。见之于洛阳东城,感旧伤怀,题诗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366.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九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补亡论伤寒著作。二十卷(其中卷十六明代即亡佚,实存十九卷)。宋·郭雍撰于1181年。作者鉴于当时所见伤寒论已有残缺,遂取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及庞安时、常器之等诸家学说予以辑佚补充,并参合个人见解作为羽翼。其独到见解往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9.html

王焘著外台秘要_【中医宝典】

...王焘,唐代陕西省郿县人,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他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称作“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足见该书在医学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绩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24.html

温疫论类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五卷。清·刘奎评释。刊于1787年。刘氏于温疫专着中推崇吴有性温疫论,“但嫌其序次乱杂,前后倒置,不便观览。且行文详略未能合宜,字句多所疵颣”(见自序)。遂命其子刘秉锦将温疫论予以分类,析为诸论、统治、杂症、撮要、正误...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2.htm

温疫论类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五卷。清·刘奎评释。刊于1787年。刘氏于温疫专着中推崇吴有性温疫论,“但嫌其序次乱杂,前后倒置,不便观览。且行文详略未能合宜,字句多所疵颣”(见自序)。遂命其子刘秉锦将温疫论予以分类,析为诸论、统治、杂症、撮要、正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59.htm

医阶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著作。一卷。清·汪必昌撰。本书对病状相同而病因不同的内外诸证加以辨析,阐述各病的要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但对有些病证,分析鉴别过于简略,有的只是病名解释,是为其不足之处。原系抄本,后收于三三医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70.htm

医阶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著作。一卷。清·汪必昌撰。本书对病状相同而病因不同的内外诸证加以辨析,阐述各病的要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但对有些病证,分析鉴别过于简略,有的只是病名解释,是为其不足之处。原系抄本,后收于三三医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01.htm

共找到517,3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