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为中医四诊之一,受王叔和《脉经》所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浮紧弦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影响,有人认为脉象难于捉摸,多凭主观感觉,十人十异,不足为据。 究其实,脉诊难道纯属摆设吗?徐春甫谓:“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
...对于月经不调自诊要点,大家得把握,这是对患者负责任的体现,通常月经不调会影响到女性的身体,乃至心情,因此需要积极的认识,而把握月经不调自诊要点,才能够以此得出准确的处理办法,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
...《内经》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平旦者,阴阳之交也。营卫之气,一昼夜五十周于身,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迨至平旦,复会于寸口。斯时也,平旦初寤之时,阴气将退而未退,...
...而变化的这一种情况,所以临床上还必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能单凭切脉即下诊断。 明·孙一奎说:“辨证必合色脉,问动止,聆音声,察饮食。”四诊结合,互相参考,才能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及其细节,为辨证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脉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脉辨至数 日夜五十营 诊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三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政运有不应之脉 人迎气口 脉分四时六...
...由于成书在今本《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学经典《难经》开篇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何谓也”;又由于在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所著《脉经》中才开始见到将两手的“寸口脉”[即位于手腕的桡侧动脉。]分成寸?关?尺三部,用以诊候...
...者,何也?必于阴部得沉微迟涩之脉,故又言独寒也;必于阳部得洪实滑数之脉,故又言独热也。独陷下者,沉伏而不起者也。)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形肉脱去者,大肉尽去也。脾主肌肉,为五脏之本,未有脾气脱而能生者。虽九候之中无独见之七诊,然终不免于...
...,谷气绝尽方死。仿此而推,若至十五动而二止,乃死期在于一年矣。)又歌曰∶寸平无病何谓死,尺泽原来脉不存,君知此理是何物,犹如草木已无根。(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病患两尺有根,虽病不死,若诊得两尺无根,有病必死,无病...
...贯通者也。叔和云∶“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亦非短脉之合论也。李时珍曰∶“长脉属肝,宜于春;短脉属肺,宜于秋。但诊肺肝,则长短自见。”故知非其时、非其部,即为病脉也。...
...根据其代数之远近.而定其死期也.熊宗立释中.谓四十动一止为肾脏先绝者.非也.夫人之死.岂必从肾先死耶.凡诊他人脉者.须澄心静气.如七诊之法.然后以指探病患.一手之脉数过五十动.不见有止.再探病患.一手之脉亦数过五十动.不见有止.然后以指当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