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章_《韩氏通》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然后不执方之义明矣。阅古方,必如亲见其人禀赋与当时运气风土,始可以得作者之意。有可为典者,处方之律令也;有一时权衡者,处方之参考也。全在真知药性,灼见病情。予每以夜央跏坐,为人处方,有经旬不能下笔者。病如橐,方如龠,万龠一橐,反为橐害矣。...

http://qihuangzhishu.com/236/7.htm

基础医学理论的进步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角度来看,确是比较过去的准确。有不少且是过去籍中从未描叙过的,例如肺的解剖,气管分支、肺泡及胸膜脏层等,虽名词与今不同,但结构大体正确。脾、胰、大小网膜等也是过去从未描述清楚的。王清任虽然仍是脾胰合一,但画出了胰管(珑管),并说清了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6.html

中药科研植根于临床实践_【中医宝典】

...、诊法治则等)运用于临床的药物。作为这一定义的主语,之所以说是“中医学”使用,而未说是“中”使用,这是因为如果是根据西医学理论使用的中药,那么不管其使用者是西医还是中医,即使所用之药是纯真地道的传统中药,也已经变味为西药了。 与中药的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41.html

_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疾”,“疡”和“兽医”。疾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yi-1962.html

杂识_《医学读书记》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悟融会群经,贯穿百家,不为名言高论而义理自着,以视夸大其言而不适于用者,奚啻霄壤!读平易简要,可为中人以下说法,非熟读群书,通晓方药者,不能为此。正本书辨论古方铢量权衡,甚为详悉,以及唐宋局官制医书本草汤液脉病,并有卓见。亦好古...

http://qihuangzhishu.com/326/93.htm

凡例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王安道、朱彦修辈,《本草衍义》、《病治八》、《奇效良方》、《药用君臣》等论,则凡可以翼医者,通考附前,便于观览。· 医道以脉为先,苟不明脉,则无以别证。今世言脉者,多以《脉诀》七表八里九道为名,左心小肠为宗。部位错乱,而诊候必不准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1-0.html

决明子 中药诗赏析_【中医宝典】

...阔大,夏花,秋生子作角,实似马蹄,俗名马蹄决明。十月十日采,阴干百日。得水土阴精之气,兼禀乎清阳以生。专入厥阴,以除风热,故为眼科药。泻肝明目,退热除风。诚为明目仙丹,故得决明美誉。除肝热尤和肝气,收目泪且止目疼。一切目疾皆疗,头风肿毒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89.html

夷坚丙志卷十三 林翁_《夷坚志》

...福州南台寺、塑新佛像.而毁其旧.水上林翁者.求得观音.归事之.后数月、操舟入海.舟坏而溺.急呼观音曰、我尝救汝.汝宁不救我.语讫、身便自浮.得一板乘之.惊涛亘天.约行百余里.随流入小浦中.获遗物一笥.颇有所资而归.人以为佛助.右四事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7954.html

是“废除中”,还是“铲除中”?_【中医宝典】

...不择手段务求清除,那叫铲除,目标在于排除异己。废除是竞争,铲除是阴谋。 “铲除中”吗?一种文化的铲除是无形的,你不可能再来个“焚医古文坑中医师”,就只有用破四旧除四害破除迷信阵势,横扫所有中医院,荡涤任何中草药。把中医连同中医师押上审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25.html

心悸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退热剂,只与滋阴中药无效,乃竟如此死去,此非西药之过也。若系久病虚证之心悸(怔忡),自以重用大补气血,及补心气药为正轨。余治此症,由经验上得来一秘诀,即药量大,药味简是也。(参看验)盖怔忡病患者,至极重时,(此症轻时往往人不介意)比较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2.htm

共找到778,1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