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因而著成《温病条辨》,前后化了六年时间,提出“三焦辨证”理论,故为温病学派之圭臬。此后吴氏以为业,孜孜汲汲四十余年,屡起沉症。晚年著《医病书》(1831)二卷,针砭弊端,阐论医德,亦为世人所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四塔”论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活跃着傣。傣不同于许多民族的地方,在于他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傣医学中,"土、水、火、风“四塔”和“五蕴学说”是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基本 理论。四塔”作为人体和世界万物不可缺少的“四大物质元素”,既是生命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2.html

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隋唐医事制度,主要建立有三个系统,一是为帝王服务的尚药局和食;二是为太子服务的药藏局和掌;三是百官医疗兼教育机构的太医署及地方医疗机构。 1、尚药局和食 尚药局之尚药奉御的职责是掌管为帝王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事,直长则为其助理。合和御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2.html

唐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又着《玄珠》十卷,《昭明隐旨》三卷。□姓韦,名讯,道号慈藏,善医术,常带黑犬随行,施药济人。玄宗重之,擢官不受。世仰为药王。□太原人,博学多文,雅有才度,笃好经方,精于医药。出《唐史》。□洛阳人,以名。则天,为侍御医,...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4.htm

林序_《医学从众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则穷究根源,其诊脉则剖分宜忌,其下药则酌量加减,取古人之成法,以己意运之。矫枉者不得出其范围,拘墟者有以开其神智。名曰从众,实大众之津梁也。先生本吾郡通儒,为孝廉以制艺名,为吏以循良名,而卒以名,生前活人无算,身后济世有书。徽庵承祖砚...

http://qihuangzhishu.com/738/3.htm

》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自叙 卷一 朝廷对于医者之医方 卷二 世界对于医者之医方 卷三 医者自之医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iyi5690/index.html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韩婴,曾任文帝博士,约生活于公元前二世纪中,他在《韩诗外传》卷10写道:“中蔗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35~?)在《史记·扁鹊仑公列传》中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1.html

军事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时程据为太医司马,又《晋书·刘曜传》所载刘曜被擒,石勒“使金疮李永疗之”之事。可见公元五至六世纪,朝廷已有专职治疗战伤的医生——金疮。 北魏延昌元年(512年),“肆州地震陷裂,死伤甚多”,世宗下诏说:“亡者不可复追,主病之徒,宜加疗救...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3.html

《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的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宋代出现的《卫济宝书》(1170年)(1)论述了各种癌、痈、痼、瘭等外科疾病的不同治法,这是我国古代籍中最早使用“癌”(古写作品)的病名。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有“癌”的病名,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礼.天官》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9.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论述中国医学编年史为特点的医学通史著作的出现,当首推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先生在论述自己为何研究中国史学指出:“世界医学昌明之国,莫不有医学史、疾病史、医学经验史、实用史、批判史等,以纪其历朝医事之沿革,及其进化之理由,且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共找到260,8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