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_《山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遂不起。噫!如神宗者,可云望而知之矣。切脉、辨证、立方,为医家三要,而尤重。盖脉既切明,自能辨证,而投药不难也。今医者,苦于脉理难凭,乃竟尽弃不究。惟学写医案,作门面语,论证则以活脱为能,用药惟以和平为贵,自谓胜于偏执好奇孟浪自喜者。...

http://qihuangzhishu.com/324/2.htm

肉烁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上篇。问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灸于火者何也?[平按:“于火”《素问》、《甲乙》作“如火”,《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无‘如火’二字,《太素》云:‘如灸于火。’当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78.htm

《侣山堂类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二卷。清·张志聪撰于1663年。上卷大多采用问答形式杂论医理,脏腑功能、病原、病症、病种、证治、方剂等内容分题予以辨析,说理简明扼要。书中作者以严肃态度古医书和医家谬误之说颇多纠正,六经和脏腑功能有所发挥。下卷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51.htm

《侣山堂类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二卷。清·张志聪撰于1663年。上卷大多采用问答形式杂论医理,脏腑功能、病原、病症、病种、证治、方剂等内容分题予以辨析,说理简明扼要。书中作者以严肃态度古医书和医家谬误之说颇多纠正,六经和脏腑功能有所发挥。下卷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70.htm

九气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余知”;“气收”下无“聚”字“气泄”上无“腠理开”三字;“忧”作“惊”。新校正云:“按《太素》惊作忧。”与此正合。又注“伤魄”、“魄伤”二“魄”字,原钞作“魂”,原校作“魄”。按经文云:“肺藏气,气舍魄”。又云:“肺在志为忧。”作“伤魄”亦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htm

明清以来辨病机研究进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到明清时医学家,尤其是那些深通理论学者,在这方面不断作出新的成绩,尽管他们不一定知道这是具有学和辨证上方向性意义。 尽管自《脉经》以来在各种学著作中一直在引用古脉学有关病机内容,甚至亦提出一些新的内容,但他们来伺病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7.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补入,为全元起本所未有,则显而易见。盖林亿等校正此书,即取全本勘,于王本移易篇第之下,注明全元起本在第几卷,独此七篇篇目之下,未经注明全本。其引《太素》杨上善注,虽不及全注之详,亦几于卷卷有之,独此七篇曾无一字引及,此可为《素问》原书无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舌诊时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他既继承了古代各家所长,尤其是《内经》、《难经》、《伤寒》这些经典著作理论方法,又自己丰富医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因此,《脉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切实可行使用方法,又能具体指导临床辨证学专著,因此他一出世,便受到所有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中医词典拼音W:第八篇_《中医词典》t~w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属江西)人。精研学,太素尤感兴趣,能以制人之生死、富贵、祸福。着有《图注八十一难经评林捷径统宗》、《图注释义诀评林捷径统宗》、《太素张神仙诀玄微纲领统宗》,后合刊为《合并诀难经太素评林》。另又着有药学方面著作《太乙仙制本草药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7/194-2-8.html

正确持心理测验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心理测验是心理学一种方法,它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道路。所以如此,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它缺乏客观态度。不客观态度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过于依赖,另一是反对使用。各种态度都有自己理由,这些现由并非都无根据。如果它采用一种客观态度,即...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35.htm

共找到914,7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