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的进步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不轻信第三者等,皆与现代医学的问诊原则一致。 蒋示吉,其于问诊的方法,尤见细密详尽、浅近适用,于临床家尤感便利,使辨证分析,有可靠根据踪迹可寻。 切诊方面,也有所充实。如明·王绍隆传、清·潘楫增注的《灯续馅》(1652),汇各家脉参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6.html

序二_《存存斋话稿》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老友赵君晴初.生平手不释卷.尤邃于轩岐之.初不以自名.命剂辄效.有不可为者.顾能早决之.以是四方求治者.接踵无虚日.君犹虑耳目之隘也.虚心访道.不惮涉历.孜孜焉.汲汲焉.盖靡刻不留意于活人济世.余懵不知.而乐与君游.尝聆其绪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cuncunzhaiyihuagao/830-5-0.html

海沉浮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永嘉派”,活动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大约为公元1174~1244年间。正相当于北方刘完素、张子和、张元素、李东垣学术活动进入高潮,河间、易水学派形成阶段。自古以来,就有“儒之门户开于宋,之门户开于金元”的说法,医学派别出现的意义,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8.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读《针灸临床处方精义》_【中医宝典】

...□ 俞中元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目前,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针灸籍时有问世。但是,缺憾的是许多书册内容重复,即介绍的内容形式多以十四经脉为纲,逐经介绍,而每一经脉下,再逐一介绍腧穴的位置、功效主治与针刺的深度与艾灸的壮数。还有的针灸书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25.html

叙_《仿寓意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咏春丈寄视此编,读一过乃知之理通于文。老人因病立方,绝不掉以轻心。而察脉之细,如讲《》《庸》诸题,其识症之精,如论大题之能得主脑,而且不泥古方,不胶成见,又如文之行机参变,宜其取效之神如此。编中每叙某某症,详其来源颠末,批却导窾,癥结...

http://qihuangzhishu.com/151/4.htm

御史的解释_提御史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官名,在两京督察学政的御史。 officer who superintend and direct education 提御史房襄。—— 清· 张廷玉《明史》...

http://hanwen360.com/c/360085.html

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案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中西医界关系迅速恶化,两大阵营间水火之势渐成。 西医界称中医为旧,称自己是新,将中西医之争视为“新旧之争”、先进与落后之争;而中医界称自己为国医,称西医为西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中西之争”。中医界对西医的攻击难以冷静与客观,而西医界之激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0.html

篇·颜氏家训

...,安足贵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

http://wenxue360.com/guji/4161.html

朱序_《银海指南》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下之目瞽于病者半,瞽于医者亦半。医者自瞽其心,而欲不瞽天下人之目,势必不能。余二十年中,走南北数千里,见医者千百辈,目者亦百十辈,其能起沉 ,疗痼疾,曾不得数人焉。而因噎废食者,遂创目不不瞎之说。呜呼,是说起而天下之目胥受其祸矣。然...

http://qihuangzhishu.com/751/2.htm

张序_《银海指南》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论,与所着之案,始知先生之,于凡六淫之感,七情之伤,必先有以澈乎其源,而后施以补泻温凉之剂,以故投无不利,病无不起。然则先生之于,不尚异,不矜奇,只于受病之源看得透耳。医师之良,孰逾于是。是即以先生之学治他病,亦何所往而不宜耶。今乃以...

http://qihuangzhishu.com/751/3.htm

共找到83,8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