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心得集》等均有研究。顾氏著作颇多,重要的有:《改进枯痔疗法治疗内痔》、《中医外科学讲义》、《中医外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外科临床手册》、《顾伯华外科经验选》。并发表论文多篇。 名医:顾伯华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医案 案一、蛇头疔案 ...
...痈疽至气血两败,不能托毒外泄,化腐生肌,则毒内陷。患处肉烂如棉软,低凹流污水,不与四面之肉相粘。或紫黑如炭,全无活色。或烂肉棉软难脱,或腐脱净,不生鲜红,如石榴子肉。或烂如深洞,只流血水,臭味如尸。或脓如豆腐脑,倾入水中有油花泛泛,或紫如...
...109/L。 【辨证】 温毒闭肺,热盛伤阴,复感外邪。 【治法】 宣肺开闭,清热解毒,佐以透邪。 【方药】 紫苏叶6g,桔梗lOg,金银花lOg,连翘lOg,白茅根25g,芦根25g,生石膏30g,杏仁IOg,葛根IOg,黄芩15g,玄参15...
...读名著 品中医——名著中的中医药故事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名著撑起了中国文化的星空,一颗颗耀眼的星星都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在这片星光璀璨的天空中,几千年传下来的名著就是那耀眼的恒星,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
...,每次O.5g,3/d。合用清热止咳汤(黄芩5g,桑白皮5g,白前5g,连翘5g,枇杷叶5g,桔梗5g)。水煎服。2剂。 二诊:经治疗2日患儿无咳嗽,服药4天痊愈。 【按语】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患儿发病初期感受风寒之邪,但因小儿为纯阳...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
...)。 【辨证】 暑湿内阻,风寒外束。 【治法】 透邪达表,涤暑化湿。 【方药】 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味。滑石15g,生甘草6g,香薷15g,扁豆15g,厚朴15g,金银花50g,连翘15g,藿香I5g,佩兰15g,黄连lOg,穆壳5g,...
...目录 《增补内经拾遗》壶隐子双鹿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增补内经拾遗》:壶隐子双鹿丸【处方】雄麋1只,雌鹿1只,枸杞子16斤,当归(合用酒浸)3斤,川芎(不得见火)3斤,白芍(炮)3斤,生地(酒煮捣膏)3斤,人参3斤,白术(东壁土...
...温病兼大气下陷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康××幼女,年九岁,于孟秋得温病兼大气下陷。 【病因】 因得罪其母惧谴谪,藏楼下屋中,屋窗四敞,卧床上睡着,被风吹袭遂成温病。 【证候】 初得病时服药失宜,热邪内陷,神昏不语,后经中西医多位延医二十...
...未详。医林易公之著述余仅见此医案一怢耳。易公,名庆棠,号巨荪,亦作巨川,鹤山县人,寓西关小半甫,榜其门曰"集易草芦"。民国二年去世。其运用经方比之英庇两公更为灵活。书未付梓,首见友人存手稿一册。因借钞一本,以资玩索。本省医籍中以医案为最少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