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胃痛又称“胃脘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因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所以又叫“心下痛”。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或精神刺激而发病。初则肝胃不和,胃气郁滞;久则气滞血瘀,损伤胃络,由气及血而成此证。临床主要有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之分。属于肝胃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45.html

温病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病】 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古代对于“热病”,多用“温病”一语以概括;后人有认为“热”轻的为温,重的为热,但实质上是相同的,故温与热往往互称,又统称为温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47.html

温燥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温燥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热者。 【温燥】 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表规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这是肺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51.html

下气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下气指人身下部之气。 【下气】 气由肠道中泄出者,俗称放屁。指人身下部之气。指降气的治法(参见“降气”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67.html

痫症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痫症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痫症】 又名“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时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发出如猪羊的叫声,醒后除感觉疲乏外,一如常人,往往不定时地发作。中医认为其病因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69.html

项强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项强指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 【项强】 指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一般是由于外感风寒,寒邪侵入太阳经络,经气不舒所致。项强常与头痛并见,是太阳病的主症之一。也有由于湿邪阻滞肌肉,或热邪灼伤筋脉而致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71.html

消渴病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消渴病指渴而饮多,食多而反消瘦,尿多和出现尿糖的一类病症。 【消渴病】 含两义:指渴而饮多,食多而反消瘦,尿多和出现尿糖的一类病症,类似于西医的糖尿病。本病多由于嗜酒和恣食甘肥,中焦积热;或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或因纵欲过度,虚火妄动,肾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74.html

哮喘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哮”是指喉间声响而言,开口闭口皆有痰声,“喘”是指呼吸而言,气息迫促,升多降少。 【哮喘】 “哮”是指喉间声响而言,开口闭口皆有痰声,“喘”是指呼吸而言,气息迫促,升多降少。“哮”在发作期间,每与喘促相兼,而喘则未必兼哮。习惯上多以哮喘...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79.html

泄泻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 【泄泻】 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但临床上多合称为“泄泻”。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风、寒、湿、热内犯肠胃,饮食不节,脾胃内伤,以及肾阳衰微等均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83.html

心烦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心烦即心中烦闷。 【心烦】 即心中烦闷。多由于内热所引起。参见“内烦”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87.html

共找到14,4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