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有类似夏季热的表现,但无口渴多饮、多尿、汗闭等证,故不难与夏季热鉴别。 ②暑邪感冒:主症为发热(与夏季热同),咽角、鼻塞、咳嗽,无口渴多饮、少尿。 2.辨证思维 (1)辨证型。暑伤肺胃:发热持续不退,气温愈高发热愈盛,伴烦躁不安。上...
...辨证论治 1.脾虚水泛 【证候】 头颅增大,颅缝开解不合,头皮光亮,叩之呈破壶音,目珠下垂如落日状,目无神采,面色觥白或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少,舌淡,苔白。 【辨证】 此为脾肾两虚,调摄失宜所致。脾虚不能正常运化输布,...
...目录 《张皆春眼科证治》表里双解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张皆春眼科证治》:表里双解汤【处方】薄荷6g,荆芥3g,桑皮9g,银花18g,酒黄芩12g,石膏12g,酒大黄6g,赤芍9g,牡丹皮6g。【功能主治】内清外解。主风热并重,...
...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的步骤,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要求医生在...
...与此同者,俱不重载。)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足太阳膀胱也,足少阴肾也,是为一合。足少阳胆也,足厥阴肝也,是为二合。足阳明胃也,足太阴脾也,是为三合。阳为腑,经行于足之外侧。阴为脏,经行于足之...
...浊腻、根部厚。此为少阴寒化证,兼太阳表证未解。须表里同治,法宜散外寒,涤内饮,以小青龙汤加减主之。处方麻黄10克 干姜15克 甘草15克 桂枝10克 法夏18克 辽细辛5克 炮姜20克 生姜20克 四剂【二诊】服四剂,咳嗽减轻,气喘稍减,痰...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令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太阳病,医发其汗,营卫俱虚,卫气内陷则发热,营血外束则恶寒。医见汗之不愈,因复下...
...八纲中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二个纲领。表里是一个相对概念,如体表与脏腑相对而言,体表为表,脏腑为里;肝与腑而论,腑为表,脏为里;经络与脏腑而论,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三阳经与三阴经而论,则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通常所说的表里,是指身体的...
...在者,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外。使呕吐不止,心下急迫,郁郁微烦者,此阳明之腑束于少阳之经,表里合病,宜大柴胡汤,表里双解也。如伤寒十三日不解,期过再经,胸胁满胀作呕,日晡潮热,服下药不解,已而微利,此本大柴胡证,下之不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
...,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