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联系。对于两方面来说,都存在着不通的问题。 1990年,李良松、郭洪涛编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问世;其后,李良松又与刘建忠合编了《中华医药文化论丛》(鹭江出版社, 1996)。上海方面有马伯英等著《中外医学文化交流...
...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之间,曾有一段灿烂的陶器文化,陶针当是陶器时代的产物。在中医"九针"形成齐备之前,由于壮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民的体质特点,地方病、多发病防治的需要,以及秦汉时期,南方用铁未能普遍的情况下,壮族先民已经知道在砭石的基础上,敲击陶片...
...记者日前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我国将举办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为主题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该活动历时三年,由17个部委主办,足迹将遍布中国8个省份。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活动...
...成果和宝贵经验,回族医药研究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展望等,有13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 回医回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族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吸纳中国传统医药文化,融汇伊斯兰医学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医学文明成果,近年来,...
...药源地的必然性 随着肉苁蓉药用范围不断扩大,对药物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供需矛盾的扩大,价格的飞涨,将促使人工培植肉苁蓉的研究进展。事实上早在1981年,中国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与内蒙古阿拉善盟医药公司合作,开始进行以梭梭为寄主的研究,...
...关于改进中医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中药产销的管理……对几种特殊中药品种如牛黄、麝香、羚羊角、犀牛角和鹿茸都应有计划地开辟牧场,逐步解决。” 1955年和1956年,商业部、卫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两次召开全国中药专业会议,要求对资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1日在南昌说,发展中药农业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保证药源的可持续供应、保护中药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的需要。 陈士林是在出席2007中医药(江西)合作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来自中法两国的数十名...
...一、现状 1.继承 自然资源成为药材的关键是临床实践。几千年形成过程中,不仅有医药文献传世,而且在经史子集、方志、游记中均有涉及。不同时代的医药学家,在整理前代经验时,常有一些药物不知为何物,列入“有名未用”类去,对些“历史资源”尚未普查...
...,回族医药文化在明末清初的回族人口分散迁移的过程中,也逐渐随之散佚。但有关振兴回族医药事业的思考与尝试从未中止。 1986年秋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全国回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我国中医学界的众多资深专家出席了会议,提交了一大批长期...
...十分歧视的时代,作为官方撰修的地方志作出的记载,说明在这之前,苗族医药已经形成。 以后的记载逐渐增多,清咸丰年间,苗族领袖张秀眉在黔东南领导了震憾全国的大起义,义军中有一位住在黄平黄飘地方的苗族老人叫潘购赊里江,担任医生工作,用苗族医药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