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感证之总称,故世俗有湿温伤寒、暑湿伤寒、热证伤寒等之名目。盖此伤寒二字,无异一病字之代名词,犹之曰湿温病、暑湿病、热证病是也。夫辨名不清,设治亦混,竟有以治伤寒之麻黄汤方,施于温暑诸病者,草菅人命,言之痛心。考张氏仲景《伤寒论》,本亦...
...一般感证之总称,故世俗有湿温伤寒、暑湿伤寒、热证伤寒等之名目。盖此伤寒二字,无异一病字之代名词,犹之曰湿温病、暑湿病、热证病是也。夫辨名不清,设治亦混,竟有以治伤寒之麻黄汤方,施于温暑诸病者,草菅人命,言之痛心。考张氏仲景《伤寒论》,本亦...
...伤寒著作。四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本书卷一为...
...伤寒著作。四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本书卷一为...
...标题:姜春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出处:浙江中医杂志.-1986,21(1)2标题:我的“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观出处:中医杂志.-1986,27(10)66标题:如何认识《伤寒论》的六经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6)36标题:姜...
...详该条。《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著作。各二卷。清·张璐撰。刊于1667年。作者博览《伤寒论》诸家注本,有“多岐而不一”的感慨。及见《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等书,在反复钻研之后,“向之所谓多岐者,渐归一贯”因此以《尚论篇》等为依据,衍义出...
...目录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 《医宗金鉴》栀子厚朴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栀子厚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论》:栀子厚朴汤【处方】栀子9个(劈)厚朴12克(炙,去皮)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功能主治】治...
...《伤寒论》自通汤葱白四茎(辛温) 干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热)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治外感热病,以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之大纲。其后,凡治“伤寒”学者,必循古训,而用古方。吾浙江自宋代,朱翼中著《活人书》,创全面研究《伤寒论》之先例。其后,则有元代赵道震著《伤寒类证》,吴恕辑《伤寒论赋》等;明代更有...
...伤寒,非奇病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据其所见,笔之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根据书而病也。其三阴三阳转变之处,前人往往词涉硬派,一似暗有鬼物,指使邪气,如何传法,并不得如何传法。读者须消去此等臆见,每读一段,即设一病者于此,以揣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