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编著《濒湖脉学》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43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
...四十》。自“帝曰:诊得心脉而急”至“病之变化,不可胜数”,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自“黄帝曰;有病厥者”至“故肾为腰痛。黄帝曰:善。”见《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自“厥阴有余病阴痹”至末,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黄帝问...
...1、太阳病机条文太阳病提纲这个内容我们主要讲太阳篇的第1条,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历代都把它作为太阳篇的提纲条文,而清代的伤寒大家柯韵伯则将它作为病机条文来看待。在他的《伤寒来苏集》中这样说道:“仲景作论大法,...
...方法,历代很不统一,这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从《内经》开始,经《伤寒论》《脉经》至《濒湖脉学》,所记载的脉象脉名数目是不同的,从现有文献中亦可以看出历代对脉象的分类方法亦各有不同,如有八纲分类,有以浮沉迟数分类,有以阴阳分类等等,虽然其分析归纳...
...也;据症定方者,中工也;于症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清·罗浩《医经余论》说:“医者精于四诊,审察病机,毫无遗误,于是立治以用药,因药以配方……上工之能事也。”从实际的临证过程来看,病机是辨证的依据、论治的基础,对症状的分析、证候的判断皆...
...六紧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之甚数.状若洪弦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紧者.阳木也.何为阳木.以其脉带弦长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脉道长矣.按之有余.邪气有余也.举指甚数.热邪在阳分也.状若洪弦者.洪为阳明.弦为...
...由于大家都捨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义。《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由此可见...
...谨摘其要如左。一曰经脉诊法,即手足阴阳十二经也。外病必先起于经脉,内病亦必发现于经脉,故为诊病第一要法。经脉有三阳,可以审卫气,以卫气盛于阳经也。经脉有三阴,可以察营血,以营血盛于阴经也。《内经》取结喉旁人迎穴为阳明脉,以候三阳经及卫气,取...
...泄利,脉须小细,今为洪大也。脱血而脉实病在中,人之脱血,脉须虚弱,今反强实,病在中也。而脉实坚病在外。脱血脉实坚,病在外也。而脉不实坚为难治,名曰逆四时。脱血而脉不实不坚,难疗也。以上七诊,皆逆四时也。平按:“为难治”《素问》作“皆难治”。...
...平人气象论》:“盛而紧日胀。”《素问·示从容论》:“切脉浮大而紧。”《灵枢·禁服》:“紧为痛痹。”这些紧脉应当是独立的。到后来仲景书中仍有浮紧为弦之说(具体分析见弦脉),到《脉经》中紧脉虽然早已独立,但仍提出弦与紫相类。 紧脉在仲景书中就很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