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画的是仙侠高士,瘦削怪诞,远不如这些的健康;而且对于中国现在看惯了斜眼削肩的美女图的眼睛,也是很有澄清的益处的。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七夜,记。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李兰译、一九三一年十月上海湖风书局出版的《夏娃日记》,署名唐丰瑜。...
...的小说,那事件,是也有可以写成一部文艺作品的,不过那记事,那小说,却并非文艺——这就是“不应该这样写”的标本。只是和“应该那样写”,却无从比较了。 四月二十三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六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六号“文学...
...,那是一种讨好的手段,并非他真传染给她了诗才。 二愿:从此眼光离开脐下三寸。 九月二十五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华日报·动向》。 〔2〕“海宁观潮”海宁在浙江省钱塘江下游,著名的铁塘江潮以在海宁所见最为...
...喜剧就够。他无声,但他胜利了。 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李守章的《跋涉的人们》〔2〕,台静农的《地之子》〔3〕,叶永秦的《小小十年》前半部,柔石的《二月》及《旧时代之死》〔4〕,魏金枝的《七封信的自传》〔...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诞生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好逑传》算不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在汉籍外译史上,它所占有的地位却极为值得大书一笔:《好逑传》不是第一部译成西方文字并得以出版的中国长篇小说。而且在译本问世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间...
...《洞窟》译者附记〔1〕 俄国十月革命后饥荒情形的描写,中国所译的已有好几篇了。但描写寒冷之苦的小说,却尚不多见。萨弥亚丁(Evgenü Samiatin)〔2〕是革命前就已出名的作家,这一篇巧妙地写出人民因饥寒而复归于原始生活的状态。为了...
...1、《小说旧闻抄》再版序言-出自《古籍序跋集》 2、《唐宋传奇集》序例-出自《古籍序跋集》 3、《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出自《古籍序跋集》 4、《嵇康集》考-出自《古籍序跋集》 5、《小说旧闻钞》序言-出自《古籍序跋集》 6、《俟堂专文...
...1925)。 〔8〕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文学家、书法家。唐伯虎(1470—1523),名寅,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画家。黄三太,旧小说《彭公案》中的人物。 〔9〕进化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
...他们出版的刊物有《民权素》、《小说丛报》、《小说新报》、《礼拜六》等,其中《礼拜六》刊载白话作品,影响最大,故鸳鸯蝴蝶派又有“礼拜六派”之称。 〔10〕翻印所谓“珍本”指《中国文学珍本丛书》和《国学珍本文库》,前者由施蛰存主编,上海杂志公司...
...年退伍,住在列宁格勒,一直到现在。 他的文学活动,是一九一二年就开始的,中间为战争所阻止,直到二三年,才又盛行创作。小说制成影片,戏剧为剧场所开演,作品之被翻译者,几及十种国文;在中国有靖华译的《四十一》附《平常东西的故事》一本,在《未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