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和藏象学说基本概念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藏",是指藏居于体内各个脏腑;而"象",是指表现于外病理、生理现象。藏象即是指脏腑生理或病理表现于外征象。藏象学说即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2.html

五行说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说“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亦极允当。故有人谓温病派学说并非与伤寒对立,而实可羽翼《伤寒论》,丰富《伤寒论》内容。郑氏所云,亦有未尽当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47.htm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_【中医宝典】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 1、阐释人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7.html

《内经》脉法对后世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方法推进中医学实践与发展。因而中医已经早就形成了科学,而不是象先秦时期刚刚使用阴阳等(包括五行学说时那样较典型自然哲学性质东西了。历代脉学发展亦是重要科学实践与学术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工作,亦是受《内经》影响和继承《...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脏象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结构位置有关描述,无疑都是解剖观测结果。尸体解剖实施为脏象学说形成奠定了基础。《素问·五脏别论》:根据人体内脏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将它们区分为三类: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8.htm

维医概览-艾扎学说_【中医宝典】

...“艾扎”学说即器官学说。“艾扎”(汉译为器官)学说,是说明器官定义、种类和功能学说。维医把体内脑、心、肝、肺、脾、肾、胆、胃、食道、十二指肠、大肠、小肠、膀胱、子宫、血脉、管道、腺体、皮下脂肪、内脏脂肪、骨骼、脊髓、肌肉、筋肌、软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42.html

刘燕池_【中医宝典】

...刘燕池(1937年—)男,河北定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菊花,而且用量比较大。 【解说】在用了治疗肝火药物以后,何慧仪病情得到了进一步好转,而“五行学说”也经历了又一次验证。 【何慧仪】我来了看了两次,吃了一共14...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578.html

中医基础理论含义与构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是阴阳和五行学说,它们具有自然观和方法论双重性质。阴阳学说所要揭示是宇宙万物最一般联系和最深刻本质,是世界运动最普遍规律;五行学说所要揭示和证明是宇宙万物都有一定结构,而且具有统一结构模式,并试图具体地刻画出系统事物错综复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3.html

中医起源与演进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诸子百家中以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发展影响最突出。 邹衍开始把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联系起来﹐并以解释各种自然及社会现象。 <黄帝内经>产生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 <针灸学及人痘接种术等都流传到欧洲一些国家。 公元1840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6.html

温病学说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医宝典】

...一、温病学说发展与成熟 温病学说是中医在漫长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与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吴有性之后研究温病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寿世传真》所载“十二段锦”,颜伟《延年九转法》,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2.html

共找到851,8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