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瘕_《明医指掌》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虚、实之势,可消、可补,必量其人之虚弱、强盛而施之可也。【脉】积属阴,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肾沉急滑,脾实且长,肺浮喘卒。六聚脉沉,痼则浮结。又有瘕,其脉多弦,弦急瘕疾,弦细 坚。沉重中散,食成癖 。积聚 瘕,紧则痛缠。虚弱者死,实强可痊。...

http://qihuangzhishu.com/640/120.htm

症瘕积聚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症瘕积聚是腹内积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 【症瘕积聚】 症瘕和积聚,都是腹内积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症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积聚中焦病变为多,症瘕下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90.html

外感风寒_《胎产秘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妊娠外感风寒,浑身壮热,眼花头眩,此因风寒客于肌表,侵人脾胃,伤损营卫,是以憎寒发热,头疼眼痛,甚至心腹烦闷。不可妄投峻剂,只宜芎苏散表其寒邪。按∶妇人天癸未行属少阴,天癸已行属厥阴,天癸已绝属太阴。胎产之病,治厥阴者,溯化之源也。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chanmishu5698/295-3-18.html

意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脾意指思虑过度可以伤脾并产生一些病症,然后用补脾的治法而获得疗效,故认为“脾意”。 【脾意】 《素问.宣明气篇》:「五脏所,....脾意。」意,指意念,是一种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心有所忆谓之意。”」。古人按五行学说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00.html

魄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肺魄说明人体一些知觉和动作是“魄”作用的结果。 【肺魄】 《素问.宣明气篇》:「五脏所,....肺魄。」“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份,《类经.脏象论》(卷三)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人体一些知觉和动作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959.html

积聚_《医学正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汤(济生方) 治积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 痛,上气窒塞,小肠胀满。益智 陈皮 京三棱 蓬术 香附子(炒,各一两五钱) 桔梗 肉桂 藿香叶 甘草(炙) 青皮(各二钱半)上 咀,每服钱,水煎。硝石丸(千金) 止可磨块,不令人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gzhuan/611-8-9.html

宣明气·素问·黄帝内经

...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并,虚而相并者也。 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恶。 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

http://wenxue360.com/guji/986.html

宣明气·素问·黄帝内经

...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并,虚而相并者也。 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恶。 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

http://www.wenxue360.com/guji/986.html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气伤而力乏也。冒风而肿胀者,皮伤风水也。『集注』李 曰∶肺主气,风邪中之则气壅而津液不行,故口燥、气逆而呼吸不利,故气喘也。肺中寒,吐浊涕。『注』肺中寒邪,胸中之阳气不治,则津液聚而不行,故吐浊涎如涕也。『集注』李 曰∶液入肺为涕,肺合...

http://qihuangzhishu.com/666/15.htm

共找到176,0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