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已有剩余。此时,已开始出现青铜器,已有了文字和文献记录,已出现历书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夏代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商周时代的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商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木质耒耜是此时...
...纹理。种皮石细胞单散在,黄色,纹孔、孔沟明显,有的纹孔大小不等,壁较薄。 2.取本品果肉1.5g,加乙醇15ml,研磨后过滤;取滤液2ml,水浴上蒸干,加入新配制的吡啶醋酐(3:1)液约3ml,显橙红色。 ...
...穿山甲,二剂,肿去三四;更以托里之药五六服,脓成刺去,旬日而敛。夫便毒,足厥阴湿气因劳倦而发,用射干三寸,同生姜煎,食前服,利二三行,效。射干,紫花者是,红花者非。又方 破故纸(炒) 牛蒡子(炒) 牵牛(炒) 大黄(酒拌,煨。各等分)上为...
...物透而通之,金簪为上,玉簪次之,须探入二寸许,以苏合香丸纳入孔中,粪出为快也。若肚胀膨胀不能乳食,作呻吟声,至于一七,难可望其有生也。药方苏合香丸 治小儿锁肛,大便不通。(方见惊风门。)猪胆煎 治法导入小儿肛门。猪胆(一枚),以竹管一个,...
...(《圣济总录》) 【配方】丹砂(成块者)半两,麝香(研)二钱。 【制法】上二味,同研细和匀,用无灰酒二升,于瓷瓶内浸,以慢火煨,时用银筋搅令热。 【主治】心神不定,好登高临险,言语不避亲疏,时时自笑,高声叫呼,举止无常,大便秘,小便赤,...
...欲绝,或烦闷昏塞欲死者,及妊妇霍乱吐利者,此药悉能主之。香薷叶(四钱) 白扁豆(炒) 浓朴(制。各二钱)上水二盏,煎一盏。井中浸冰冷,无时顿服,连并三服,神效。一方有黄连。(《千金》)四顺汤 治霍乱吐利,腹痛,手足逆冷,脉微欲绝。(方见本门...
...3日);卒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享年85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曹庭栋活了90多岁。他的名“庭栋”,有的文献又写作“廷栋”。小名辛曾,字楷入,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嘉善(今属浙江省)人。曹庭栋生活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值清朝...
...背腹宽约7cm,尾长约11cm。体内一般无竹片和竹条支撑。头呈三角形,略扁,眼眶较大,具眼睑,闭合。两颌密生细齿,无大牙。头部吻端突圆,吻鳞不切鼻孔,上鼻鳞2片、相间排列,上唇鳞10对,下唇鳞(包括颏鳞)19片。颈背部有一黄色斑纹带(生品呈...
...(《圣济总录》) 【配方】菖蒲(细切)五斗。 【制法】上一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三斗,去滓,入米二斗,酝如酒法候熟。 【主治】治一切癣。 【用法】旋取饮令极醉,即愈。 说明:《普济方》注一方用末五斤,酒五升清蒸,使味出,绝酒一日服,每服一...
...见(谓十二月中旬以前)。冬刺夏分,病不愈,令人气上,发为诸痹。冬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善渴。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