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巯》:"表气虚而自汗者勿用。"②《本草从新》:"非大实大热,不可轻试。"③《得配本草》:"血虚肤燥,气虚风痛,二者禁用。" 【附方】①治时行热病,发汗:浮萍草一两,麻黄(去节、根)、桂心、附子(炮裂,去脐、皮)各半两。四物捣细筛。每服二钱...
...乃上冲于鼻,而鼻孔细小,安得遽泄,自然毒瓦斯尽结于鼻,而鼻乃独受其祸矣。治法必须多药以解其毒,以肺经不能直治,必隔一隔二以治之也。方用护鼻散∶玄参(三两) 麦冬(二两) 生甘草(一两) 生丹砂末(三钱) 桔梗(五钱) 金银花(三两)天花粉(...
...,则土气自安。加白术以健脾开胃,则脾胃气旺,不畏肝气之克,则气自通,肝何阻滞之有。况用鳖甲、山楂皆是攻坚去秽之神药,何至有郁闷不舒哉。此症用化痞膏外治亦可。大黄(五钱)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枳实(三钱) 丹皮(二钱) 鳖甲(一两)...
...熟地黄(一两) 鹿角胶(三钱) 白芥子(二钱) 肉桂(一钱) 甘草(一钱) 姜炭(五分)麻黄(五分) 上酒水各半煎去渣,入鹿角胶溶化和服。 阳和丸(六) 即前方内肉桂、姜炭、麻黄三味,照分为丸。 防风通圣散(七) 治三阳表里实热。 熟军 ...
...一面,向患处贴,三日一换,三帖即愈。又方(存验。)制松香(一两) 乳香 没药(各五钱) 轻粉末(五钱)上将松香、乳香、没药同入铜铫熔化倾水中,候冷取出,加轻粉研末,真麻油调摊油纸上,再用油纸一层,针刺孔数十眼,掩药上贴之,以软帛缚定,三日一易...
...,全罔顾胎之虚实,势必寒气逼人,胃中生气萧索,何以化精微以生阴水乎?不变为痨瘵者几希矣。方用四物汤加减治之。熟地(五钱) 白芍(三钱) 川芎(一钱) 当归(一两) 山茱萸(二钱) 山药(三钱)栀子(一钱) 丹皮(二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余...
...惟三证不治,其余皆用黑神散而愈。· 病热,胎死腹中。二、难产。三、胞衣不下。四、血晕。五、口干心闷。六、乍寒乍热。七、虚肿。八、忽见鬼神。九、月内不语。十、腹痛兼泻。(更用调中汤、参苓白术散等剂。)十一、遍身疼痛。十二、血崩。(虚者更用补...
...一两) 干漆(炒过性二两) 槟榔(二两) 黄石榴矾(二两即金丝矾是也) 蓁艽(一两) 三棱(醋炒三两) 甘草(五钱) 一方。加苍术、白术各一两。上为细末。用大枣煮烂。去皮核。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可。一治遍身发黄...
...五俞穴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 【五俞穴(五腧穴)】 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
...效果较好。如久病重病过程中出现呃逆,往往预后不良。呃逆治疗也难以奏效。(二)点穴疗法选穴:少泽。操作:医者用拇、食指捏住患者小指,拇指对准穴位。力量由轻到重。成人可用指甲顶玉,病人感到酸麻胀。每日数次,可作为发作期的辅助治疗或预防呃逆发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