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白散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 肿胀,大小便不利。白牵牛(略炒,二两) 白术(半两) 桑白皮 陈皮 木通(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腹服,初进一服未觉,再进。此药不损脏气,只导利留滞。疝方大率多用热药,此...
...《退思集类方歌注》浆水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治虚寒水泻,冷汗脉微,甚则呕吐,此为急病;夏暑暴泻亡阳亦宜。附子 干姜 炙甘草 官桂(各五钱) 高良姜(二钱半) 半夏(二两)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河间...
...白商陆根(去粗皮薄切阴干或晒干)上为末,黄颡鱼三尾,大蒜三瓣,绿豆一合,水一升,同煮以豆烂为度,先食豆,饮汁送下,又以汁下药末二钱,水化为气内消。省郎王申病水气,四体悉满,不能坐卧,夜倚壁而立,服一剂顿愈。...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十一日至十二日,当靥不靥,身热闷乱不宁,卧则哽气,腹胀泄泻,寒战切牙,急用异功散加木香、当归,以救阴阳表里助其收靥。窃谓∶前症若手足并冷,属脾胃虚寒,宜用十二味异功散。手足微冷,属脾胃虚弱,宜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若手足热...
...论曰气痔者,因便下血,或肛头肿凸,良久乃收,风也。此由邪毒瓦斯蕴积肠间,及恚怒不节,酒食过伤,令下部气涩壅结而成。治肠风下血,及脱肛等疾,久不瘥者。栝蒌丸方栝蒌(大者二枚) 皮(大者二枚以上二味盛于瓶内烧令存性) 白矾 绿矾(二味各于姜同...
...治右胁痛。枳壳(一钱) 郁金(一钱) 桂心 甘草(炙,各五分) 桔梗 陈皮(各八分) 姜(二片) 枣(二枚水煎散...
... 白茯苓(去黑皮) 藿香叶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炙锉各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紫苏木瓜生姜汤调,再入银盏,重汤煎五七沸,温服。治上气呕吐,或胸中痰饮,停积呕吐,人参散方人参 白术(锉炒各二两) 白茯苓(去...
...其脉短涩,谓之聚气,七气汤、趁痛散主之。七气汤 杨仁斋《直指方》云∶治七情相干,阴阳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京三棱 蓬莪术 青橘皮 香附子(去毛) 陈橘皮(洗) 桔梗 藿香叶 桂(取心)益智(各一两半) 甘草(炙,三钱。)胡氏(《经效方》...
...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一日二次。【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七▼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七气汤【别名】大七气汤(《重订严氏济生方》)。【处方】京三棱 蓬莪术 青橘皮 香附子(去毛)陈桔皮(洗)桔梗 ...
...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芯二十茎,煎七分,去滓温服;亦可为末,煎木通汤调下二钱。如气壅闭,木通、橘皮煎汤调下。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茅根散 《太平圣惠方》茅根散 《杨氏家藏方》茅根散 《圣惠》茅根散 《圣惠》茅根散 《三因》茅根散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