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得温而安,须臾烦止。及其得食,胃寒不消,气逆作呕,冲动蛔虫,蛔虫不安,是以又烦,顷则随吐而出,故当自吐蛔。蛔厥者,宜乌梅丸,乌梅、桂枝,敛肝而疏木,干姜、细辛,温胃而降逆,人参补中而培土,当归滋木而清风,椒、附,暖其寒水,连、柏,泻其...
...目录 《三因》苁蓉牛膝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苁蓉牛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苁蓉牛膝汤【处方】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木瓜干、白芍药、熟地黄、当归、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肝虚为燥热所伤,胠胁并...
...目录 《百一》六妙汤 《是斋百一选方》六妙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百一》:六妙汤【处方】乌梅10个(捶碎),甘草2寸(生用),罂粟壳10个(去瓤顶,捶碎),丁香50个(全用),桂心2寸(去粗皮),缩砂仁4钱半(捶破)。【功能主治】...
...令三服尽。又方 治肾热发为疟,令人凄凄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身掉不定,手足寒方。恒山(三两) 乌梅(三七枚) 竹叶(切,一升) 香豉(八合) 葱白(一握)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至发令尽。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恒山汤 ...
...乌梅酸平能敛肺,止渴除烦下痰气,调胃和中断疟痢,虚劳蒸热及偏痹,白梅虽暖仍化痰,捣敷痈疮点黑痣。五月采黄色梅实,用早稻杆烧灰,和米饮拌之,火熏干为乌梅。无毒。可升可降,阴也。收肺气者,生津止渴,除烦热烦满,下气止嗽,消痰及痰厥头痛,调胃者...
...目录 《世医得效方》枳壳半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世医得效方》:枳壳半夏汤【处方】枳壳 半夏 黄芩 桔梗各6克 甘草3克【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下气宽中。治痰热内阻,肺气不宣,胸膈痞满。【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
...目录 《凌朝光方》消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凌朝光方》:消痔汤【处方】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结,收涩...
...目录 《圣济总录》酸石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酸石榴汤【处方】酸石榴子30克 酸枣(去核)麦门冬(去心,焙)各60克 覆盆子45克 葛根90克 乌梅(去棱)50枚 甘草(炙,锉)30克 栝楼根45克【制法】上药八味,...
...目录 《仁斋直指》宁嗽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仁斋直指》:宁嗽汤【处方】桑白皮(炒)紫苏 细辛 北五味子 橘皮 半夏(制)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缩砂仁 枳壳(制)桔梗 甘草(炒)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宣肺顺气,化痰...
...目录 《东医宝鉴·外形篇》槐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东医宝鉴·外形篇》:槐黄汤【处方】槐花(炒)1钱,生地黄1钱,樗根白皮(炒)1钱,防风8分,当归8分,白芍药8分,荆芥穗8分,川芎8分,黄连8分,枳壳8分,地榆5分,乌梅5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